正确率公式是什么(你知道国考行测想要70分以上各部分的正确率应该如何吗?)

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在把70分当作一个标准,就跟公务员考试的及格线是70,过了70就考上了似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公务员考试不是一场筛选,而是一场选拔。

这也就是说公务员考试最大的困难并非来自于题目,而是来自于竞争,这意味着很多只要一人的岗位的考生即便考过了70+,但只要有人比你高,别管是高了1分还是0.5,都得凉凉。

话又说回来,也有很多岗位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这些岗位的考生以70分作为一个判断依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考到了70分以上,就已经超过了至少90%的竞争者,能考到七十分的人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像什么统筹规划能力、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都不是盖的。

能根据分值分布和自己的情况提前规划一下也是好的,总比不做强。

看图:


先说结论:行测要考到70分,如果是数学上没有什么造诣的话,就把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先往后放一放,资料分析的正确率应该保持在90%以上,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的正确率也要保持在85%以上,而数学关系和常识判断的正确率也应该尽量稳定在40%以上。

如果是小时候上过奥数班、或者在数学方面一向有天赋,数学成绩从小好到大的话,数量关系能冲到60%以上的话,常识题就会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只要对个两三道就能上七十。

接下来按顺序说说这些模块该怎么复习:

一、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可是分数大头,主要是因为它题量大,在国考中一般是40道题目,建议用时20分钟到25分钟,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正确率达到90%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有些小时候语文基本功打得特别扎实,语感特别好的同学,言语理解这块做个95%的正确率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我自己在做言语理解这种题的时候有个最大的感觉就是不会得特别低的分,但是要拿高分却也并不容易,主要就在于有很多题目会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觉得A也对,C也没啥错,要做好这部分题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判断力。所以我除了在刚开始学的时候用粉笔打基础,还专门在阿甘上岸说上学了一些技巧,简单来说就是:宏观找对应,微观找关系,把握四大关系。

言语理解说白了就是在找对应关系,不管是主旨题还是逻辑填空,只要能把对应关系迅速找出来,绝大多数题都能准确快速地找出来的。这里的对应关系主要指的就是四大关系,包括递进关系(不但……而且、更、何况、甚至……),转折关系(却、但是、然而……),因果关系(因此、所以、由于……),并列关系(分号、顿号、和、并且……)。

二、常识判断

国考的常识题为20道,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设计的种类和范围都很广,考点也非常多,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详细且全面地复习的,真的想在这方面下功夫的话可以收集历年来的国考,事业单位联考和多省联考的考试真题,多进行考情分析,关注考情变化、找到考试的重点,重点关注法律和时政,同时在选项中看到绝对词(最、全、一定……)就要引起密切关注了。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一向是难点担当,却也占着15%的分值,说实话不是个小数目。

有很多文科生或者多年不学数学的同学,见到数量关系就开始头疼,一道题做了五六分钟也不一定能选出正确答案来。我当时备考的时候也一样,但是又觉得不能完全放弃数量关系,毕竟常识判断题已经很不可控了,总不能自己给自己留个坑。

我为了攻克数量关系还专门去刷了阿甘上岸说,从小问题着手,因为数量关系考点多且并不容易,涉及路程、工程、排列组合,利润、概率等等问题,所以我也没有操之过急,而是由易到难,先学方法、再于题中见真章,一点一点的攻克。

像工程问题的赋值法和方程法,排列组合的插板法、插空法、捆绑法等等,在视频课上学到的这些方法实战性都很强,有很多题目原来都得做好几分钟,课上学的那些套路和技巧都可以直接往里代入,代入之后只要简单的计算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等我把阿甘的课程刷完,数量关系的专项题也做得超过一半时,数量关系的正确率和做题时间都已经渐渐有了起色,15分钟能把题做得对一多半,不说建立优势,也不至于被其他人拉开差距。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一样是四十题,这个题型的占分可能比言语理解更高,所以也属于必须要拿下的模块,这种题方法技巧比较多,技巧性的东西也很多,我备考的时候也听过很多次行测考试就是一场智力测试的说法,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模块。

1、图形推理:这种题按照技巧来做的话其实很好做,10个题的话经过科学的学习,至少可以对8个。阿甘上岸说教的图形题步骤可以是:整体看类别——根据类别进行下一步判断。

(1)图形组成相似或者相同——注意位置、叠加、换算。

(2)图形各不相同——看对称,曲直、封闭;再看内外部结构、共同元素等等要素。这里会出到一半以上的题目,需要重点训练。

(3)立体图形推理——这部分是最简单的,一般会出现一道到两道题,只要从淘宝买一个图形推理神器(其实就是不同形状的橡皮),在考场上自己画画,这种题正确率可以到百分之百,而且速度还很快。

2、类比推理:这种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简单的,推理主要是就是不要信自己的感觉。要多客观的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色彩,以及轻重程度,还有描述的对象。总体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需要快速的做完,一道题在20秒左右。

3、定义判断:这是判断推理的一个小难点,尤其是目前国考跟各大省考都在不断的增加题目的长度,导致找关键点不好找。这里是提高整套行测题速度的关键,有些人会因为过度追求正确率导致这10道题甚至会占用15到20分钟的时间。得不偿失。

做题顺序可以从这几个关键点着手:主客体——时间——原因+因果——手段+目的——条件。

看到具有上述性质的关键词还有言语中重点提到的四大关系的关键词一定要加倍注意,一般题眼就在这些关键词上面。

正确率

4、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是行测中难度仅次于数量关系的题型。不过不同的是全部可以套用公式,所以一般正确率都比较高。内容过于繁杂,这里就不给大家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阿甘上看一下,重点记住公式,多练习一下加强削弱题型就可以了。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题可以说是行测上的黄金题型,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收获正确率,我在这部分的进步可以说是最明显的,阿甘上说这部分最好保证90%以上的正确率,因为这里拿不到分是极其可惜的。我自己在训练后的正确率也大概保持在只错一两个的水平,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提高正确率,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练习,另一方面也是需要一些技巧。

在做资料分析题时,读题是快速解题的基础,我刚开始做资料分析时光读题就会花四五十秒的时间,分析就比较简单,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直接套公式,只用一两步就能算出答案,接下来就是计算,我计算其实是个短板,但是阿甘上岸说的老师教了估算技巧,有时候估算出一个范围就能有效排除一到两个答案,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也能随之提升一节。

最后说一下做题顺序,如果是语文小能手,数学大苦手,建议按照资料分析——言语理解——推理判断——数量关系——常识判断的顺序进行作答,反之则可以按照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言语理解——常识判断的顺序进行作答,总之,大家按照自己对各部分题型的掌握情况自行调整做题顺序,尽量把拿不准的题型往后放就可以啦。


考公务员就是这个样子,用最坚定的心态投身于最激烈的竞争,只希望所有走上考公这条路的朋友们都能有所收获,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和决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