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电影剧情介绍(小小说‖紧急救援(二))

文/逆光灼影


郝家仁和老婆一边组织人员打包装车,一边帮忙给包装箱贴标签。标签上面印着“重海一家 ,橙心诚意”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阳坪镇党委刘书记随后调来了七八辆货车,政府工作人员也帮忙贴标签,拉横幅,大家都没有停歇。

与此同时,重州市电视台接到刘书记的电话后,也在赶来的路上。但刘书记没有告诉郝家仁夫妇,一是怕他们不配合,二是怕电视台记者来不了,毕竟是省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首席记者。

郝家仁夫妇以前也上过电视,但接受采访时,郝家仁特别紧张,说话很不利索,他老婆好得多,而且形象好很上镜。

说曹操,曹操到。重州电视台记者一到仓库就忙活起来,首先是抓拍拉横幅和贴标签的,然后拍摄包装、搬运和装车,最后他要重点拍摄郝家仁的工作场景和采访同期声。

郝家仁看到摄像机就紧张,贴标签都拍了好几次。记者接着拍了他的几组镜头,然后进入采访环节。听说要采访,郝家仁连忙摇头拒绝。

刘书记建议记者改拍郝家仁的老婆,形象好而且会说话,画面效果会更好。


郝家仁的老婆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表现非常自然,说话头头是道,记者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她的场景拍摄和现场采访。

当天晚上,重州市电视台卫星频道和新闻频道分别播出了郝家仁捐赠救援物资的新闻,三分钟的新闻专题并配有评论,这在以往的节目中很少见,足见此次意义重大。

新闻播出的时候,郝家仁夫妇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几乎都是亲朋好友的祝贺和赞许,也有两个自称是做水果生意的陌生人,他们要求去基地看一看,争取建立长期的产销合作关系。

第二天,一辆亮锃锃的宾利停在郝家仁公司的门口,走下来一位五十多岁老板模样的人,他就是昨晚打电话的冯老板。

郝家仁带着冯老板先去了基地,详细介绍了品种和日常管理,然后带他看了仓储设备和办公环境,最后双方签订了长期的购销合同。

刚把冯老板送走,宋老板又来了。考察之后,同样也签订了一份产销合同。


接连几天,郝家仁接待了好多位做水果生意的老板,有的因为不能签订代销合同,只能遗憾地走了。

紧急救援电影

一时间,郝家仁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大王,找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合作范围也越来越大,包括品种采购、储藏设备、产品包装和产品销售,还有一个老板愿意投资3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新建食品加工厂。由于郝家仁不是很积极,就没有达成合作意向。

其实,郝家仁也想到了扩大生产规模,但没有想过自己修建食品加工厂。一是没有资金,二是食品加工手续繁琐,监管严格,三是没有做市场调查,也没有可行性报告,所以,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不敢贸然投资。

那一段时间,郝家仁夫妇每天除了接待,应酬,还要谈合作,签合同,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产品不愁销路,但麻烦也随之来了。有一天,郝家仁的老婆上网站查询资料,顺便逛了自家的网店。当她打开网页时傻眼了,因为产品还没有下架,网上有几百条咨询信息,还有100多个订单等待处理。而网店一直是儿子在打理,没有货源他就玩起了游戏,全然把这茬给忘了,这可如何是好?

郝家仁的老婆一看着急了,冲着儿子大喊:“儿子,快,快,快下架......!”


作者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