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在德国正式签署了合资协议,双方各持股50%,投资51亿成立光束汽车合资公司。其实宝马与长城的绯闻传出已久,这次能够达成协议,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关于这次合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这个光束汽车会比较感兴趣一点,它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1、光束汽车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燃料电池车品牌?
合资汽车公司通常的命名都是各取一半,比如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华晨宝马...这次宝马与长城合资成立的公司却出人意料的没有选择这样的命名方式,不禁让人觉得双方是不是打算搞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传出双方就MINI品牌电动车在华国产展开合作的绯闻,这次正式达成合作以后,MINI品牌电动车国产化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除此之外,长城汽车与宝马已经确认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共同研发、合作,长城目前在电动车领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产品,那么借助宝马的品牌影响力,成立一个新的电动车品牌,这个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2、光束汽车能为宝马和长城带来什么效应?
对双方而言,最直观的好处就是降低双积分政策的压力,宝马虽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很早,但收获甚小,携手更有政府资源和本土优势的长城汽车研发新技术,对于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而言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长城的形势更加严峻,新能源汽车战略起步晚,2017年5月份才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长城C30 EV;上半年,长城旗下高端品牌WEY推出插电混动车型P8;下半年,长城子品牌欧拉将推出首款量产车欧拉iQ。但仅凭三款新能源车型,长城很难弥补巨大的双积分缺口。要知道2018年长城汽车需要完成11万左右的新能源积分,光束汽车公司的落地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长城的压力。
3、光束汽车到底听谁的?
以魏建军的性格,光束的控制权肯定不希望交给宝马,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双方的持股比例是50:50,但光束的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可见话语权还是在长城这边。
无论如何,与宝马的合作,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将会提升长城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与长城的合作,对于宝马而言,是扩大中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步骤。这次合作,长城与宝马达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