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头,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站点,随时可办理100余项政务业务……如今在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以社会化建站模式在24小时便利店、政务服务窗口及地铁、园区等场所部署站点近400个,将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形成“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常年位居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列。对游客来说,一段愉快的旅程,不仅来自怡人的风景,能解燃眉之急的便民服务也着实让人心情愉悦。
根据相关规定,游客来厦住酒店,需要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才能登记入住。“在以前,碰到忘记随身携带身份证件的客人,酒店的工作人员要带着他专程前往辖区公安派出所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十分不便。现在,游客只要找到最近的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不到2分钟就能办好。”厦门火车站附近一家酒店的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有力保障了厦门旅游市场,共为来厦旅客住宿、乘船、乘车开具临时身份证明材料近1.3万份,其中位于厦门邮轮中心、轮渡码头及各酒店周边站点的办理量最高,同时有效减轻了派出所窗口工作压力。
2017年9月底,首批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在10家见福便利店内启用,标志着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建设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如今,无论是个人临时身份证明的办理,还是公积金提取、养犬证办理,甚至是律师调档、涵盖13个部门的121项高频事项,群众都可以通过“e政务”便民服务站办理,避免在多部门、多窗口之间来回奔波。
“员工足不出厂,就可随时办理居住证、社保、公积金等业务,有效避免了员工因办事请假扣工资、企业因岗位临时变动影响正常生产等问题。”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负责人对“e政务”便民服务站带来的变化频频点赞。作为厦门市大型工业科技企业、平板显示产业的核心企业,宸鸿科技是“e政务”进企业的首家试点。如今,厦门“e政务”站点已进驻包括宸鸿科技在内的21家企业及软件园等10个大型企业园区,年办件量近20万件,为企业避免损失达900余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在避免政务大厅人群聚集、确保审批服务不中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厦门推行“不见面审批”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自助办事渠道,特别是进驻社区便利店的“e政务”站点,更是在防疫形势最严峻的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窗口”。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厦门“e政务”主动作为,开发接入多项涉企服务事项,并开辟涉及4部门15项服务外贸企业事项的“外贸专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外贸作用明显。去年3月,“e政务”接入海关“原产地证书打印”功能,惠及全市外贸企业近5000家,上线以来已出证近15000份,涉及出口货值约7.5亿美元。
建站以来累计办理各项业务300万余件;多部门“零成本”共享自助机,减少重复建设,节省财政开支;通过“机器换人”,可节约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替代800名窗口工作中人员……“e政务”便民服务站带来的自助服务新模式,不仅收获市民、游客“管用、好用、爱用”的口碑,也获得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点赞:“以人民为中心,就应该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