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泰国,给我的反应是大象、人妖、佛教还有脑洞大开的各种广告以及毛骨悚然的恐怖片。随着高度发达的旅游业,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泰国,去感受这东南亚的异域风情。但谁又能想到这看似与世无争的佛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曾有过扩张领土的野心。
泰国早年受到英国的影响非常重视海军,虽然其地处东南亚,又是领土较小的国家。但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比中国还要强大的海军舰队,拥有重炮铁甲舰与潜水艇等中国所没有的舰艇。
泰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是两艘由日本川崎公司舰造,装备八英吋舰炮的二千五百吨排水量海岸护卫舰。"HTMS Thonburi"于1936年安放龙骨、1938年1月31日成军, "HTMSSri Ayudhya"于1937年7月31日下水、1938年7月19日成军。
本级舰排水量2,265吨,长252.66迟、宽47.25迟、深13.75迟,2台德国MAN柴油主机,5,200匹马力,速率15.5节。装备4门8吋抱、4门3吋防空抱、二战前装备4门20mm Madsen防空机枪、二战时装备4门20mm Vickers防空机枪。装甲带厚度2.5吋、装甲带厚度2.5吋、甲板1吋、抱塔4吋。乘员234 人。
泰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海岸护卫舰「吞武里号」(HTMS Thonburi)。本舰装备4门8吋抱,火力几乎与重巡洋舰相当。舰艏的双连装8吋抱,在当年东南亚甚至包括中国都是第一巨抱,满足泰国虚幻的海军强国梦。
二次大战爆发后,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败于德国,巴黎沦陷,被德国占领。维希傀儡政权上台,其政府在南法国组成,并沿袭法国的各海外殖民地,其中远东属地越南也跟随被纳入德意日轴心。当法属印度试图维持已获得的领土时,西部的邻国泰国其实早已对这些领土虎视眈眈。
当时的泰国表面上中立,但实际已经被日本控制,泰国与越南虽然同在轴心国的势力范围内,理应和平相处,但泰国竟然趁着法国亡国,对越南产生领土野心,陆海军大举进犯越南。于是在1941年1月17日,爆发了泰法战争中两国海军的一次战斗——大象岛海战。
面对泰军的进攻,法军的抵抗是顽强的,但是双方力量对比实在悬殊。泰国有60万按亚洲标准来说装备不错的陆军,134辆坦克。而法国殖民地军队只有1.5万人和20辆一战生产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
虽然形势严峻,但高傲的法国人当然不会就此束手就擒。一边组织陆军反攻,一边决定派出自己的小舰队主动进攻泰国皇家海军。当时,法军虽然在欧洲战场表现差劲,但凭着武器与技术的优势,仍然把泰国海军打得满地找牙,多艘泰舰被击沉,法国海军大获全胜,总算在远东为欧洲的失败挽回一点面子。
眼看双方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日本怕碍了对英美开战的大事,于是对双方施加压力,出面调停。在日本的斡旋下,于5月9日,泰、法在东京签定和平协定,双方才鸣金收兵。而法国在日本的威胁下放弃了在湄公河地区的争议领土。
因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需要让战机能够进驻西贡的机场,以发动对马来亚与新加坡的空袭,对于缅甸的攻势,也须要借道泰国与利用泰国当后勤基地,所以日本绝对不容许这场战火继续蔓延。
至于这场海战中的人员损失,双方的口径则相差巨大。泰国声称海战中共死亡16人,而法国则认为大约消灭了300人,并具体指出在泰国损失的舰艇中,只有82名船员获救。在战后的伤亡数字公布里,泰国承认海军有41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阵亡,67人受伤,也许这才是比较贴近真实的数字。
象岛是泰国第二大岛,这场激烈的海战,使得泰国人的鲜血染红了蔚蓝的海水,泰军受到重创。泰国皇家海军的精华中坚力量被摧毁了,残余的舰艇以后再也不敢离开基地。
1945年,日本投降,泰国由于惧怕法国报复和否决其加入联合国,以“当年我们是被逼的”为由,脱离战败国的行列,并将所占领的法属印度土地归还给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