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llivan cromwell律所(香港第一个SPAC上市!哪些律所保驾护航?)

上周,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交易,第一个SPAC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又译“空白支票公司”,它们没有实际经营的业务,成立的唯一目的在于上市之后,通过增发股票并购一家私有公司,即SPAC并购交易(De-SPAC Transactions),从而使该私有公司迅速实现上市,而SPAC的发起人及投资人实现投资回报。




虽然SPAC上市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完善,在香港还是新鲜事物。上周五(2022年3月18日)这家名为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SPAC公司成为在香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参与第一个SPAC上市项目的律所


作为法律人,我们当然非常好奇,是哪些律所为这个意义重大的交易提供法律服务呢?就让我们来扒一扒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招股书吧!



sullivan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香港和美国法律顾问是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保荐人的香港和美国法律顾问是Linklaters年利达律师事务所);此外还有公司的开曼群岛法律顾问Maples and Calder(迈普达律师事务所)。由于SPAC公司没有实际业务,自然也没有中国业务,所以不会像其他香港IPO项目中有中国律所参与。


Freshfields和Linklaters都属于最顶尖的英国Magic Circle(“魔术圈”或“神奇圈”)律所,也是最早进入香港和内地、深耕大中华区的一批外所。早年间,一个个大型国企的香港IPO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尤其是Freshfields,是香港IPO法律业务的一个标杆。Linklaters也是资本市场法律业务的龙头之一,虽然是以DCM(发债)业务见长,但ECM(上市)业务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尽管近十年来,美国律所凭借着高薪挖走了很多人才,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Freshfields和Linklaters等老牌Magic Circle依然在大中华区法律市场屹立不倒。


根据最新一期的国际法律评级机构Chambers & Partners的评估,在“Capital Markets: Equity (International Firms) in China Legal Rankings”这一项中,Freshfields和Linklaters都榜上有名,分别位列第一档和第三档。而Freshfields常年雄踞第一档。关于Magic Circle律所的详细介绍,请看往期推文《英美顶级律所巡礼 | Magic Circle魔术圈》。




为什么香港IPO需要美国律师?


在之前介绍香港IPO项目参与律所的文章中,有不止一位读者都留言问:为什么香港IPO会有美国律师参与?这次的SPAC上市项目又有美国律师的角色。原因是这样的:


首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证券监管体系,这家公司在哪个地方上市,自然需要遵守这个地方的法律法规,所以需要这个地方的律师,比如在香港上市就需要香港律师,在美国上市就需要美国律师,这很好理解。




然而,如果这个IPO项目很大,上市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尽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那么你自然会想到——美国投资者。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发售(Global Offering),虽然你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各种大的基金,毫无疑问是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巨无霸,所以进行全球发售的上市公司都希望引进美国投资者。问题就来了,想要找美国人投资,就必须符合美国的证券法。


更有甚者,就算你不想找美国人投资,你也逃不开美国证券法。美国证券法下有一个基本原则:一个证券,不管你是哪国的证券,必须要么在SEC注册,要么被相应规则豁免。会有人问:我这个证券不在美国发行,美国证券法凭什么管我呢?我就不遵守美国证券法,美国能把我怎么样呢?当然,如果你能确保你的证券永远不会进入美国市场,那么你或许真的不必理会美国证券法。但如果有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就有风险,就最好老老实实地遵守所谓Regulation S的豁免(发行发生在美国境外,影响不会回流到美国境内)。或者,就像上一段说的,如果你的证券计划要卖给美国投资者,那就要在Rule 144A下卖给美国的Qualified Institutional Buyer(“QIB”)。以上两种,大家经常会在在香港工作的美国律师的主页上看到,他们在香港IPO中的角色就是为Rule 144A/Regulation S Offerings保驾护航。




港股IPO哪家强?


最后,我们来看看统计数据,香港IPO业务哪些律所最强?根据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这两年间的统计数据,共有82家香港律师事务所(包括提供香港和美国法服务)参与了香港IPO,其中排名前10的如下:




排名前10的律所中,美所过半,占6席;这6家美所中,有4家(即Davis Polk & Wardwell, 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 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 Sullivan & Cromwell)是长期排名Vault Top 10的最顶尖的美所。其次是英所,占3席,其中两家(即Clifford Chance,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是Magic Circle。在英美所的夹杀中,一家香港本地所Deacons脱颖而出,实属不易!Deacons也是香港最大的本地所。


在同一个时间段,有42家中国律师事务所(提供中国法律服务)参与了香港IPO,其中排名前10的如下:




排名前10的中国律所中,红圈所占6家,4家是非红圈所但其中的汉坤虽然不是红圈,但一般认为和红圈的地位相当。红圈所的方达和环球,因为并不以海外资本市场业务见长,所以没有上榜。


虽然参与项目的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但也是评价律所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果你对从事资本市场法律业务有兴趣,不妨把求职目标瞄准在这些律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