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子 王 鹏
为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中新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以课堂提质增效、作业优化设计、延伸课后服务、精细优化管理等实招硬招真招,给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加法”,让“双减”政策真正在校园里扎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早在今年五月,中新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就尝试有关特色作业的创新,多样化作业、创新型作业、个性化作业……一系列特色作业的推出,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引导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更是主动作为,深挖内潜,以“五项管理”为抓手,注重学生作业的“四化管理”,提质增效,真正做到“把作业留在学校,把兴趣带回家”。
学生作业的“四化管理”包括:注重作业对象的差异化管理,教师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作业,实行分层管理;注重作业内容的融合化管理,真正做到学科内纵向呼应,学科间横向关联;注重作业评价的科学化管理,评价过程除有基础性评价外,更注重量化监督;注重作业辅导的精细化管理,学校专门成立学科作业管理小组监督组,年级成立学科组协调组,班级设有监督组。同时,教师一对一辅导、学生间互评作业、长短作业互补等一系措施,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作业的兴趣、树立了学习自信,还让学生们在作业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换一种对作业的态度,学生可能会更好地去接受,甚至喜欢上作业,这样才能达到布置有效作业的目的,才能真正让‘双减’落地。”该校校长杨军红说。
于是,学生们欣喜地看到作业变了,不再是死板的读、写、练。英语作业,孩子们结伴表演情景剧;数学作业,走进“超市”算账,走上操场丈量;语文作业,拿起画笔,画出心中的“精卫填海”……课虽下,情未了,思无限!孩子们高兴地说,“原来,学习可以这么有趣;原来,作业,就好比是游戏。”
在这里,语文作业变得生动而优雅。六年级语文组的《读以润心,文以修身——读写系列刊物》特色作业,充分尊重了学生“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周一的文评,让孩子学会了思考和表达;周二的书评,让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一本书的美;周三的书法练字,让学生学会静心和专注;周四的整本书阅读批注,让学生学会总结和提升;周五的影评,让学生从艺术欣赏中学会做人……
在这里,作业早已打破了学科的壁垒。六年级语文学科组的《“五育发展小达人”手册系列作业——贺百年华诞红色手记》,作业形式包括阅读类、摘抄类、实践类、体育类、美术类等,同时融入情境化、故事化、趣味化。学生们一起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听英雄老兵讲战斗故事、帮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少年拳》健身健体、用画笔描绘一个个英雄瞬间、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创作英雄人物主题的剪纸作品……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在学习实践中增强了一份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一项小小的作业,老师们坚持“五育并举”,全科融合,让学生们不仅有所收获,更有所成长。
在精减、优化日常作业的同时,中新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还开展了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多彩特色作业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形式多样、有温度、有特色的课后时光里,增长技能、释放天性,全面成长。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三四年级开展了“争做父母小帮手、家务劳动我能行”特色劳动作业活动,每周设定一项主题家务劳动。用镜头记录劳动过程,借文字表达内心感受。学生们用勤劳的双手,帮父母分担着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造型生动、诱人食欲的水果拼盘;饭后主动收拾碗筷的小帮手;自己会收拾房间的劳动小能手……孩子们一张张洋溢笑容的脸庞告诉我们: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通过家务劳动,孩子们学到了许多劳动技巧,体会到了劳动乐趣,更在不断尝试中变得更加自立自强。
该校校长杨军红说:“我们教育真正要做的就是‘学业不增,成长不减’。这种美好的愿望,能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成长都充满了美好的故事、美好的回忆、美好的温情……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