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论坛网(豆瓣论坛热帖:那些上班摸鱼的人,暗中练完了一整本字帖…)


996现象频发,后来有一些网友吐露真相:能扛过996的人,大多数都在摸鱼划水。

为了抵御压力,社畜们不约而同用摸鱼来解放自己。

01

也许令老板难以接受的是,摸鱼是一种普遍现象。

据某样本显示,全球一万三千多家企业中,上班全力以赴的员工占比不超过13%。而在中国,仅仅6%。

哪怕朝九晚五,一天也有8个小时在岗时间,年轻人是怎么消磨时间的?

通过豆瓣一个热门讨论帖,我们可以看见,社畜摸鱼不外乎几大途径:

小说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TXT保存或者纸质打印,实践起来安全系数高,还没准儿修炼成文学巨匠。

“特意把小说弄成Word形式换成黑体行距变小看着跟文件材料似的 ……”

“我上班比你们惨,不能带手机,就打印了小说看。”



小说看腻了,玩玩游戏追追综艺消遣。

“模拟人生刚修完了一栋房子。”

“正在下载qq炫舞回忆青春。”

“午睡起来玩几局跑跑卡丁车。”

如果嫌太荒废时间,也有网友提供思路:“练字,已经练完一本字帖了。”


一边“不务正业”一边“提升自我”,年轻人为什么舍本逐末,就是不肯好好上班?

02

比网友分享花里胡哨的摸鱼方式更夸张的,是许多人羡慕发问:你们都是在哪儿找到的能摸鱼的工作?

摸鱼不仅是常态,更是一种“共同愿景”,这一点听起来有点荒唐。

豆瓣论坛

卡夫卡《变形记》讲述一位推销员因为生活压力变成甲虫,核心是资本对人的“异化”。我们置身自然界中,与社会发生联系,并遭受不可抵御的力量,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发生异化。


直接表现就是这届年轻人没理想了。

在上一辈人看来,90后及往后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没追求没觉悟没干劲,吃不得苦又矫情。但在他们本身看来,996的工作、无休止的会议、领导吹牛员工拍马、机械的工作内容……看似忙碌,一无所获。

生活就像当初坐在教室里,仿佛机器一样不停刷卷子,这一切本就让人绝望。


在一份有关“职场人对工作失去兴趣的原因”的调查中,15.52%调查对象都表示,因为任务太无趣了不想上班。

而这些被懒惰淹没的人,很可能在走出校园之前,也想象过未来职场上叱咤风云的自己。后来慢慢明白,自己没拿着主角剧本,也没有主角光环。

真实工作与理想相去甚远,你在的岗位不是非你不行。从前熬夜考了大把证,不好意思,还没灵活使用PPT和Excel实用。

03

为了扼制摸鱼现象,计划通的老板也制定策略。如KPI考核、不定期巡逻、末位淘汰……最极端的就是996:爱摸鱼就摸鱼吧,反正给我在公司套牢了。

但正如脉脉网友说出的真相一样:“正常人不可能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直在状态。”


再怎么996,也只是虚晃一枪。

因为他们不是天生懒散三心二意,而是觉得没意义才开始摸鱼。这个意义,可能包括新鲜感、成就感,或者最俗套的一方面,薪水管不管够。一方面失了平衡,随之就是貌合神离。

分析了这么多,小e还想说句大实话:工作的本质就是重复,太纠结意义也是钻牛角尖。凭自己兴趣谋生的人少之又少,并且当兴趣成为职业以后,热爱也会慢慢消亡。

我们需要的衣食住行,由不得你喜欢什么来决定。换个说法,时代永远走在你前面。

生命如逝水,流逝不可避免,最重要是找准方向,去奔赴和沉淀。

摸鱼再正常,但也不具备正确性。希望你别持续这种状态太久,浪费的只是你的价值和生命。

更希望若干年后回顾这段时光,你能拍着胸脯说:“拼搏过,那时的我真nb。”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