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大核配大显,性能才够强!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集体亮相)


amd市值


随着今年 618 的临近,不少笔记本 OEM 厂商也开始跃跃欲试备货了。既然是一年一度购物节,那么肯定是要拿出点新品干货来打动消费者的。作为上游供应链的处理器端,自然也要打好提前量。


最近,我就在微博上刷到了 AMD 的魔性宣发广告片——「大核配大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说的就是最新一代 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


搭载它们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也会在 618 密集上市,比如此前我给大家测试过的华硕灵耀 X13 OLED 笔记本电脑,就搭载了AMD 锐龙 7 6800U 移动处理器,可以说是给高端 AMD 锐龙商务本打了一个样。


AMD 移动端处理器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从 2019 年锐龙 Zen 3 架构处理器开始逐步发力,GfK数据显示,到了 2022 年 Q1,笔电市场份额已经从 11% 提升到了 31%,增速迅猛。其中轻薄本市场份额占 29%,游戏本市场份额达到了 40%,OEM 厂商、消费者都算是非常认可 AMD 锐龙平台在移动端市场上的表现了。


所以 AMD 也乘着良好的开局和稳定的增长,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改进:

  • 「全新的 6nm 工艺」:提供了更多的每瓦性能和每平方毫米性能
  • 「架构方面的改进」:CPU 采用了 Zen 3+ 架构,GPU 采用了全新的 RDNA 2 架构
  • 「SoC层级的能耗控制」独立电源分区控制、新型硬件辅助加速器、改进的时钟门控和电源门控、新的内存控制机制、新型EDC控制器
  • 「软件控制」:AMD 功能管理框架(POWER MANAGEMENT FRAMEWORK)
  • 「整个平台的控制」:新的 Z-STATES、支持低于 1W 功耗的面板、PSR-SU 控制

相较于 5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采用了「6nm 制程工艺「Zen 3 + 架构」,带来了最多 8 颗大核心,同时新一代处理器「原生适配 Windows 11,兼容和运行都相当可靠。此外还将核芯显卡从 Vega 系列升级到了 RDNA 2 架构,提升显著。


「CPU 性能表现」方面,根据 AMD 内部的实验数据表明,6000 系列相较于 5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CineBench R23 的单核性能提升 11%,多核性能提升 28%。


「GPU 性能表现」方面,AMD RDNA 2 架构的 APU 提升巨大,不仅拥有高达 2.4GHz 的GPU 频率,还支持硬件光线追踪功能,GPU 计算引擎、内存带宽、L2 高速缓存和渲染后端能力都有了 1.5-2 倍的提升,整体性能已经超越了不少的独立显卡。它的整体性能要好于 25W 的 MX450,如果开启 FSR 功能之后甚至能够比肩 GTX1650 Max-Q。


这就是「大核配大显」的魅力所在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AMD 锐龙处理器的集成显卡能够成为游戏硬件市场上的另一道风景线了。AMD 最近 TVC 主打的Slogan——「“选锐龙,大核配大显,性能才够强!”」确实很吸睛,作为 AMD YES 党必须给营销部门点个赞,方向对了!


针对轻薄本「生产力场景」表现上,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的视频编码性能是前代的1.7 倍、3D 渲染性能达到 2.3 倍,集成显卡游戏性能达到 2 倍之多,同时在视频会议、网页浏览、视频流等应用场景中的功耗还显著下降了 15%-30%,性能更强、功耗更低的 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一定会是笔记本用户的重要助力。


「续航能力」方面,此次,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还采用了全新的电源管理框架,并且新增了自适应功率控制框架。5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上的 21 小时极限续航能力,到了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这一代,已经能够达到至高 24 小时的续航。虽然实际使用场景更加复杂,提升的时间会短上一些,但一寸长一寸强,只要不断进步,生产力就有更多可能。


而针对游戏本市场更加看重的「处理器+显卡协同」方面,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相比于 5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在游戏场景下同样提升显著。3DMark TimeSpy(DX12)场景的理论性能测试,总分提高 29%。在 3A 大作和 E-Sport 等游戏中的实际表现也可圈可点,更重要的是 CPU 的平均功耗是下降的,而将更多的功耗分给了 GPU,以保障游戏场景的性能侧重。


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重要的是 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还带来了「兼容性的极大提升」:内存方面支持到了 DDR5 和 LPDDR5,平台方面支持 PCIe 4.0 总线、USB 4 规范、WiFi 6E 网络、HDMI 2.1 和 DP 2.0 视频端口以及新 AV1 解码等多项新标准,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同友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最后给大家梳理下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产品序列,目前一共涵盖了 HX、H、HS 及 U 系列四个大类共计 10 款,其中 U 系列、H 系列和 HX 系列各 2 款,HS 系列达到了 4 款之多,具体参数如下所示,总体来说产品定位清晰,OEM 厂商和消费者平台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❶【面向轻薄本的 U 系列】:15-28W

  • 「AMD 锐龙 7 6800U」:8 核心 16 线程、主频2.7GHz-4.7GHz、680M(12CU)
  • 「AMD 锐龙 5 6600U」:6 核心 12 线程、主频2.9GHz-4.5GHz、660M(6CU)

❷【面向轻薄性能本/游戏本系列】:35W

  • 「AMD 锐龙 9 6980HS」: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3GHz-5.0GHz、680M(12CU)
  • 「AMD 锐龙 9 6900HS」: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3GHz-4.7GHz、680M(12CU)
  • 「AMD 锐龙 7 6800HS」: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2GHz-4.7GHz、680M(12CU)
  • 「AMD 锐龙 5 6600HS」:6 核心 12 线程、主频3.3GHz-4.5GHz、660M(6CU)


❸【面向主流性能本/游戏本系列】:45W

  • 「AMD 锐龙 7 6800H」: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2GHz-4.7GHz、680M(12CU)
  • 「AMD 锐龙 5 6600H」:6 核心 12 线程、主频3.3GHz-4.5GHz、660M(6CU)


【面向旗舰性能本/游戏本系列】:45W+

  • 「AMD 锐龙 9 6980HX」: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3GHz-5.0GHz、680M(12CU)
  • 「AMD 锐龙 9 6900HX」:8 核心 16 线程、主频3.3GHz-4.9GHz、680M(12CU)



个人非常期待 AMD 能够在 AMD 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续写高增长的传奇,后续我也会为大家带来更多优秀的笔电产品评测,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是Geek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