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又称荆,荆楚。愿意为丛木之名。国君芈姓,熊氏。楚国起于江汉,及至春秋中后期已经吞灭二十一国。至战国中期,楚共计灭国四十余个,所以也是灭国和占地最多最大的战国
楚国,为何一直融不进中原文化圈呢,先说立国和爵位。在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为子爵,建立楚国。而子爵在封号里面是很低的,很难与其他中等以上的诸侯相提并论。于是到了周幽王失国时,平王东迁洛阳后 楚国当时出了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史称楚武王熊通。觉得子爵过低,上书让周王提高封号,而周室当时还有些许实力,于是就没有同意。熊通就感觉很屈辱,于是自立为王。由于是撇开东周王室自立为王,对于中国的礼法是极大的破坏,于是中原诸侯长期歧视楚国的历史。而由于周王室断然拒绝提高楚君封号,也就意味着对楚族自觉融入中原文明的拒绝。于是楚国就开始了自行其是的发展。
楚国凝聚力为何也这么差,先说扩张方式的不同。由于中原的大大小小的国家有限,导致中原王朝要想扩张就只能相互打仗,强行占地,而楚国不然,于楚国相邻的部族都是未受王权承认的自生自灭的部族政权。所以楚国就不需要去中原那块狼多肉少的地方去争夺土地,只需吞灭旁边的小部族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楚国是灭国占地最大最多的国家。而由于还有许多是软扩张,即兼并和文明化入进来的,就是允许臣服部族可以自治自立,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并且楚国国君还不能随意的夺其封地。这样就导致了楚国这个国家基本上就是分治,而分治就相当于权力的分治,例如不需要缴纳赋税。慢慢的就出现了很多大的部族,例如昭,屈,景三大族,其实力之大可以和楚国抗衡。
而即使这样,楚国在最后的岁月 堪称山东六国最有型的一个。其一楚军以成功的防守反击战大败秦主力大军二十万,秦军战死七八万上下,不包括伤残。其二秦以举国兵力六十万南进,楚国以六十万余应战,对峙年余兵败,堪称虽败犹荣。这也是楚国分治的最后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