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地图高清(周末分享|珠江,有几个入海口?)


来广州,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游览珠江——踱步于滨江路或坐游轮行于江中,江风吹拂,好不惬意。都知道广州位于珠江口,然而,打开广东地图,却发现珠三角河如织网,而珠江的入海口似乎也不止一个。


实际上,现代珠江有八大入海口,入海口之多在世界大江大河中也位居前列。到底是哪八个入海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横门位于中山市横门山,是珠江横门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365亿立方米,占珠江入海总径流量的11.2%,年输沙量925万吨,占珠江总入海输沙量的13%。图为横门口繁忙的港口。供图/图虫创意

珠江流域



洪奇门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沥口,是洪奇沥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209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6.4%,年输沙量517万吨,占总输沙量的7.3%。图左为横门,右为洪奇门,两者相距约4千米,中间为汊道。图源/Google Map



▲崖门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是潭江银洲湖的入海口门,因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历史上著名的宋元崖门海战就发生在这里。摄影/黄昆震



虎门大桥东起珠江东岸虎门镇威远山,横跨珠江虎门水道,止于珠江西岸广州市南沙区,全长15.78公里,大桥主跨888米,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供图/图虫创意



▲虎跳门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是虎跳门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202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6.2%,年输沙量为509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7.2%。在口门附近,人们开辟了连片的桑基鱼塘。摄影/黄忠和



▲磨刀门位于珠海市洪湾,是西江径流的主要入海口门,因流经磨刀山与小托山之间,故名为磨刀门。年径流量923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28.3%,年输沙量2314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33%。图为修建中的磨刀门洪鹤大桥。图源/珠海交警



蕉门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年径流量为565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17.3%,年输沙量1289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18.1%。图为蕉门水道丰泽大桥至蕉西水闸段河滨水绿道。图源/广州南沙发布




- END -


主播:敏勒


主播简介:

敏勒,本名胡建敏。朗诵艺术专业高级教师,硕士学位,全国语言艺术教师。津沽记忆博物馆副馆长,津沽记忆艺术团团长。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