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豆瓣第三季(第三季连吐个槽都索然无味,真不知道《吐槽大会》还能撑几季!)

两年前《吐槽大会》的出现,让脱口秀文化由简单试水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李诞池子的爆红,更代表了“吐槽”这种方式,在青年文化中的普遍和盛行。


够辛辣、够有料,是善良的“攻击”却又止于冒犯,迅速成为这档节目的走红标签。

当然,过于大胆的段子和游走底线的猛料也让节目的播出,经历了一波三折。撇开这些不谈,不论话题性还是关注度,《吐槽大会》都可谓是出尽风头。




嘉宾自嘲得热闹,我们看得高兴,俨然成为日常解压和下饭的必备之选。

最近新一季的《吐槽大会3》,时隔一年归来。刚播出两集,豆瓣得分已经下滑到6.7,当然不能怪观众毒舌。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吐槽大会》你变了。


《吐槽大会》第三季

导演: 孙忠怀

编剧: 王建国 / 程璐

主演: 张绍刚 / 李诞 / 池子 / 程璐 / 王建国

类型: 脱口秀

首播: 2018-11-04(中国大陆)

季数: 3

集数: 10

1

跨圈层文化互黑

第二季虽然有几集气氛几乎垮掉,比如咆哮帝马景涛那集最被诟病。但对比第一季,在嘉宾的圈层领域有所拓展。




没有只局限在演员和歌手层面,而是网罗了林丹、刘谦、朗朗、张泉灵、papi酱等多个领域的名人。不仅拓宽了节目的圈层受众基础,还丰富了话题性。

第三季继续延续这个模式。第一集的主咖便是大帅哥王力宏,副咖阵容除了陶喆,还有京剧大师王珮瑜、说唱歌手热狗、《奇葩说》辩手飞飞、《创造101》的话题人物王菊以及铁三角张绍刚、李诞和池子。


首集的阵容就非常有看点,一方面有流行乐与Rap的“battle”,另一方面是对流量话题人物的调侃。王力宏的破袜子、陶喆的PPT、王菊的菊外人都相当有梗了。


第二集更是把超级话题人物,锦鲤本鲤杨超越请来当主咖。乐坛大哥李克勤给她做副咖,节目组想要蹭热度的心,天地可鉴。




段子内容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些,嘉宾根据各自身上的标签互黑。最精彩的当然,还是看李诞和池子的吐槽,毕竟前两季热播后,两人的脱口秀地位已经不言而喻。

2

形式上的调整

虽然《吐槽大会》第三季在内容上没有做多大变动,但是形式上还是做了不少调整滴。

舞美设计上,前两季都习惯突出主咖,把其宝座放在副咖的对面。但是这季移到了副咖旁边,完美形成“一个阵营”。


此外,增加了一个环节“隔屏吐槽”。将素人、主咖朋友的吐槽提前录制VCR,在嘉宾吐槽完后播放。以及Talk King不再由主咖挑选,而是场上观众票选。

这些调整,增强了场内外观众的互动性。也迎合了现在吐槽文化在全民中流行的大势。

3

画风跑偏

吐槽大会豆瓣

这些形式上的调整,当然没什么大影响。但是《吐槽大会》一季不如一季,却已经说明了某些本质问题。

尤其是本季,更不能忍。竟然开始走love&peace风了!


第一季之所以那么成功,原因在于当时处于话题中心的话题人物走上了节目。并且槽点就剑指热点,引起关注在情理之内,比如曹云金和周杰。




但是到了第二季,无论是潘粤明还是叶璇身上最大的热点都避而不谈,反而无关紧要的扯一大堆。吐槽力度大打折扣,又是相同的模式尬黑,自然会有审美疲劳。

本季刚开播口碑就这么差,真的是节目组自己的锅。连基本的吐槽底线都不在了,这档节目也就失去了意义。

就拿王力宏来说,他几乎不存在槽点。家庭、事业,外表、实力都堪称完美,最值得说的CP梗,还不提。

讲来讲去都在拆解他的作品,还有张学友同款表情包,这种避重就轻的尬黑激起的水花无疑小之又小。




杨超越真的无法忍。一个连吐槽都吐不利索的女生,她能火成这样,真的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真相。




她的吐槽不能再垮。最最致命的是,从这季的前两集来看,在结尾竟然走开启了感性风。

第一集对王力宏业务能力的认可和赞美,我姑且忍了。第二集,杨超越把TK奖杯颁给李克勤,他竟然给后辈喂起了心灵鸡汤......连张绍刚都看不下去了。


拜托!要听人生哲理,我去看《艺术人生》《鲁豫有约》了,这样的《吐槽大会》画风真没法看。

连口号都从前两季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变成了“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风格越来越趋于平和,观点不再犀利,绕来绕去不再新鲜的老梗,已经失去了这档节目最该有的态度。




或许,也可以理解囿于审查和尺度的限制,在吐槽的力度上有所收敛。不过看着这种小心翼翼的尬黑,传递出“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正能量,已然和早先的初心渐行渐远。

如今,吐个槽都这么索然无味,真不知道《吐槽大会》还能撑几季。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