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伏羲丁彧(372道“科普大餐”邀您斗阵行!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后天启幕)


今年科普日活动将深入社区。图为思明区科协与莲云社区联合开展“童心探科学 趣玩解奥秘”科学实验营。(市科协供图)

台海网9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2020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将于9月20日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是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7届。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题是 “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

在持续一周的时间里,我市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朋友奉上372道“科普大餐”。据悉,今年全市共有357个单位举办372项活动,其中市级重点活动2项,科普教育基地84项,基层单位286项。

市科协表示,市科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打造不落幕的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工作向深度发展,向广度延伸。

亮点1

云端畅游近30家科普基地

同AI大咖线上互动

云上科普是今年“科普大餐”的主菜。9月20日起,市科协将科普日经典活动——科普基地巡游“搬”到线上,囊括全市近30家科普基地亮点,并精心设置科研院所、人文自然、高新技术、海洋科普、科技场馆等五大线路,市民可通过扫码在云端畅游科普基地,收获科普知识。

如果您是人工智能技术爱好者,那么您一定不能错过以“未来已来,无微不‘智’”为主题的网上科普沙龙活动。这场活动将于9月20日下午举行,由市科协联合市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共同举办。届时,包括网易伏羲AI实验室人工智能专家丁彧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将汇聚云端,分享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与市民朋友线上交流。

亮点2

科普活动进校园

网易伏羲

进社区进农村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今年“科普大餐”菜单看,有一半以上面向学生群体。其中,既有如地质科普营、“闻香识药”科普营、自然笔记活动这样的实地参观活动,也有科普DIY、3D打印制作、“纸上非遗”这样的动手活动,鼓励学生们仔细观察科学现象,动脑筋思考其背后原理,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科技的独特魅力。

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也将成为今年科普日活动的主力军。全市多个社区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仁安社区举办趣味科普营,禾缘社区开展海洋科普文化创作竞赛活动,东渡社区开展科普船模及系列讲座活动等。

科普活动还将走进田间地头,实现科普惠农“零距离”。如翔安区举办四季豆种植技术培训,大蒜、荷兰豆种植技术培训等科普讲座,提高种植户科学种植水平。同安区科协将在汀溪镇褒美村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医药卫生服务,现场还将为农民朋友提供科普咨询服务。

亮点活动有哪些?如何参与?

市科协联合本报推出“全国科普日”活动攻略


五大线路 享网上科普套餐

科普基地巡游为科普日传统保留项目,深受广大市民朋友的欢迎,且历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活动项目奖。因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科普教育基地巡游采用网上巡游的形式,全市近30家科普教育基地报名参加。巡游分设科研院所、人文自然、高新技术、海洋科普、科技场馆等五大线路,市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网上科普大餐。


(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颜伟强 刘小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