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时美刻学美学
关注我:每天和我一起学习美学,每天了解一个美学小常识,每天储备生命的智慧与能源,每天都为你人生的幸福与梦想积蓄力量。
康德的美学智慧
康德作为德国的古典哲学家与美学家,其美学思想相较于哲学思想也毫不逊色。
康德的美学思想极具生命智慧。
康德的美学思想来想去源于他的三大哲学体系之一《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其中《纯粹理性批判》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判断力批判》主要研究人的情感,《实践理性批判》主要研究人的意志。
当初,康德在构建他的完整的哲学体系的时候,他发现,《纯粹理性批判》研究人的认知,用来提高人的智商;《实践理性批判》研究人的意志,用来提升人的伦理感,可是,即便二者都提高完善了,二者之间也经常不能相协调与相配合,比方说,从认知上,人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从意志上,很多人都又很难坚持下去,人的认知与人的意志总是发生矛盾,而一旦二者之间发生矛盾,人们做事就会效果不佳,或者半废而废,于是,康德在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时,就想,为了实现人的认知与人的意志之间的协调,提高人们做事持之以恒的效果,在人的认识知与意志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应该构建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情感愉悦的学问《判断力批判》,也就是美学。
为什么人的情感愉悦能够让人的认知与人的意志相互协调呢?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不管干什么,人就怕有乐趣,如何人一个人对一件事有乐趣,不要说强迫他干,你就是不让他干,他也会想方设法去干,所以人的情感愉悦是人的认知与意志的最有效的协调者。
而正因为发现了乐趣对人做事的成功与有效的重要性,所以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不研究美的本质,而是研究审美判断,研究人如何拥有快乐的能力。经过研究,他认为,人在四种条件下可以产生审美的快乐:
第一,不涉及功利的快感
第二,不涉及概念的快感
第三,普遍令人愉快
第四,无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快感
因此,康德的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愉悦及其能力的,是更充满着生命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