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服装设计(英媒称人工智能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将改变世界服装供应链)

2月8日悉,近期英国服装和纺织工业研究门户网站调研指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缝纫机器人和服装自动化在未来很可能导致发达国家近岸外包和供应链缩短。

应用人工智能式的“缝纫机器人”可以取代缝纫工人和其他机器人,这将改变服装供应链,并促进发达国家由原来的依赖距离卖家数千公里的低收入外包中心转为依靠自己生产或近岸外包。

零零后这一代年轻人拥有的在线商家和小型新品牌已经在推动生产回流,这种回流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减少库存浪费,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软装自动化公司(Softwear Automatio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帕拉尼斯瓦米·拉杰·拉詹的缝纫机器人可以在完全自动化的过程中生产T恤,他指出,在技术驱动的再融资中,市场上主流成熟品牌公司仍将是“落后者,而不是领导者”。目前较大的品牌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和运营仍然犹豫不决。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服装行业提供支持:缝纫机器人将裁剪好的面料通过一系列自动步骤输出为衬衫成品。软件自动化技术是先进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大规模按需生产。一件T恤可在48小时内制作和发货,从而减少运输成本、浪费和污染。

智能服装

目前,进口到美国的98%的T恤是由廉价的海外劳动力制造的,新型服装公司希望通过自动化改变这一点。软装自动化公司的系统使制造商能够保持零库存,并且在收到订单之前不必生产任何东西。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新冠疫情危机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其最明显和最直接的弱点是跨国公司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中间投入和生产。新冠疫情及其供应链中断为更广泛地讨论企业回流、近岸外包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组提供了紧迫性。对于那些利用服装和纺织品外包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外包国家来说,这一过程可能是个坏消息。如果自动化技术取代相对便宜的人工日常工作,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比较成本优势可能会受到侵蚀,这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生产和就业岗位回流到发达国家。东盟地区的纺织、服装和鞋类工人因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而失去工作的风险很高,印度尼西亚约64%,越南86%,柬埔寨达88%。

尽管目前很多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与人相比,但对于真正创新的公司来说,挑战就是机遇。以美国西雅图的自动缝纫机器人公司(Sewbo)为例,该公司使用融合人工智能风格的缝纫机,通过临时加固织物,让机器人制造服装,就像在金属上工作一样。通过现成的机器人技术,织物面板可以很容易地成型和焊接,然后永久缝制在一起。制造过程结束时,水溶性加强剂可用热水冲洗去除,留下柔软的、完全拼接好的衣服,而这种加强剂还可以重复使用。这种生产方式可以适应时尚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国劳工组织还强调自动化可用于以劳动密集型流程无法做到的方式有效地生产少量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对定制商品的需求可以推动服装和鞋类制造业的自动化。

运输成本的上涨以及当前的燃料上涨和国际物流问题正在形成一场风暴,推动服装行业再融资举措和回流计划。自动化为此提供了一线希望,可以让厂家以更绿色的方式制造产品。美国拥有最昂贵的劳动力和最旧的设备,一旦有了新设备,则无需大量劳动力,还可以为工人支付高额薪资。如果美国服装市场以在岸为基础,那么对其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的依赖就会减少,这样的转变将改变整个供应链的格局。

本刊建议: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势必将在各行各业发挥决定性作用,如在设计、物流、营销、管理和服务等行业都会带来根本性改变。此次,人工智能在服装生产方面的初步应用,可以说是该行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未来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建议我国内相关行业,瞄准智能生产科技,在“一带一路”沿线分区、分片建立智能生产服装基地,如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东欧以及中南美洲地区视情建立1-3个智能服装生产基地等,以抢占人工智能科技制高点。(王 坤 供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