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婚恋网(90后成“被催婚”群体 婚恋网站涌现定制服务)

“过年了,怎么没带女朋友回来呢?”“都要‘奔3’了,婚姻大事要抓紧”……年近岁末,不少90后单身男女又开始担心被家中长辈催婚,而记者随机调查身边20个不同职业的90后白领,有17个向记者表示“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也到了适婚年纪”。

面对这一群体,相关数据调查机构和在线婚恋网站予以了特别关注。其中,既有世纪佳缘珍爱网打通线上线下,拓展年轻群体需求;亦有有缘网等尝试为90后做定制婚恋服务。

90后

把婚恋网站看成常规交友平台

25岁的刘先生在不同的社交网站平台均有注册账户,亦经常登录交友,但他表示自己近期没有结婚计划,“很多90后会把婚恋网站看成常规的交友平台,不会勉强自己把新结识的朋友当成结婚对象。”

大数据调查公司易观针对使用线下红娘用户进行调查就发现,这些受众群体中,已经有5.2%的用户通过在线婚恋平台确认了男女朋友关系,接近12%的用户进行了线下见面,交换联系方式的用户比例更高达40.5%。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用户表示在线自助婚恋平台帮助其扩大了社交范围,缓解了单调生活中的孤独寂寞感。

有缘网也认为,互联网解决婚恋难题的方案可能并非是提供最后的结果——结婚,而是可以创造出情感,或者是可以加深已知情感的深度。越是弱化“结婚”的功利目的,“配对”成功反而越明显。

择偶关注房车等功利倾向缓解

婚恋赶集网

“令人欣喜的是,当代年轻人的择偶观不再单纯功利化。” 情感导师李宏超表示,追踪在线婚恋平台上的用户行为习惯之后发现,90后女性对异性要求方面,传统认知下的房子、车子、存款三样无一出现在前三。她们更为强调婚恋对象能否有良好的消费观、生活习惯观。

作为一名90后,杨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现在在结识新异性时很少问及对方房子、车子等问题,觉得问这些“太土”了。

婚恋平台

推出定制社交产品

26岁的白领Hazel近期登录婚恋平台时发现,一些婚恋平台更像普通的社交APP。“填写资料后,我可以设置关心问题,筛选一轮,回答符合我预期的异性我才会选择继续沟通。”有缘网产品负责人受访时透露,鉴于活跃用户中超过一半是90后,平台通过整合HTML5、Android、iOS、微信及Symbian、MTK 、J2me等多平台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更多适配机会,形成“多轮回话”的社交机制。

有心理咨询师认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拥有“共同语言”可以让年轻人获得心理满足。“让这些活跃的90后群体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能够更有效的认识更多同样怀有婚恋目的的异性,找到潜在可能结婚的恋爱对象。”

情感咨询师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情感咨询网站花镇情感CEO肖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随着90后一代年龄增长,他们对情感咨询会更加认可和关注。“鉴于90后的白领咨询需求明显增多,所以增加专门研究90后情感行为心理的咨询师提供指导”。

有缘网则会顾及男女比例条件和沟通习惯的现实情况,赋予女性用户免费特权,并设计了“女性面试男性”的沟通机制,即女性设置基于“三观”的“面试问卷”,对她表示好感的男性可选择“应试”。有缘网认为这种做法成功地让女性过滤出心仪对象,同时也解决了男性破冰难、不会聊天的问题。

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世纪佳缘、珍爱网等打通线上线下,拓展年轻群体需求。例如在今年七夕,世纪佳缘推出的VR相亲获得不少新增用户,其中超过七成关注者为90后用户;珍爱网则通过VIP用户调研获悉90后女性对婚外恋最为恐惧,所以在会员推荐服务时,对这一情况的考察亦尤为苛刻。

链接

大数据观察90后婚恋观

倾向晚婚晚育

赶集网针对90后婚恋观进行了调研,在近千个调查样本中发现,超过六成职场新人更倾向于晚婚晚育,当中54%的受访者计划26岁以后结婚,13.5%的人计划30岁以后结婚。

赶集网招聘负责人王磊认为,年轻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90后仍然坚持先立业再成家,这种观念与大多80后在步入适婚年纪时想法一致。

经济发达地区单身多

易观联合移动婚恋交友平台有缘网近日发布的《在线婚恋交友对用户的价值分析2016》提及,当前单身人口广泛集中在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不过,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广东5个地区单身人口的比例普遍较高。

盼结婚时获父母资助

世纪佳缘早前发布的“90后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90后单身在结婚时,更多希望家中父母能资助相关费用,男女占比分别为44%和47%,均略高于80后。其中独生子女的依赖性高于非独生子女。男女占比各是51%和57%。按照地区看,华南地区选择自己和伴侣共同承担的比例最高,男女占比各为42%和34%。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