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时间2019年7月22日 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注册制”专家称已具备全面实行基础)


11

Dec


文 | 邢萌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目前来看,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试点注册制相继落地,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和可借鉴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注册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需要。注册制的实施过程是股票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稳步提高的过程。

赵锡军表示,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场认可度持续提高,市场各主体逐步适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提供了必要条件。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立足资本市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进一步激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教授博士麻国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注册制下,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也对市场参与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应更加强内部治理,注重信息披露质量,真实、准确地披露信息。证券中介机构需要提高履职水平,充分发挥“守门人”作用。

近年来,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注册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总结注册制改革成绩时指出,总的看,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科创板开市

科创板注册制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顺利落地。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创业板改革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并以注册制为主线,统筹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既有改革的突破优化,又兼顾了制度的稳定性、延续性,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了基础。

上个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成为资本市场试点注册制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上看,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高标准立体惩戒已经有了良好开端: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民事赔偿的落地,破解了中小投资者起诉难、维权贵的困境,大幅降低维权成本,帮助投资者公平、高效获赔,也是妥善快速化解群体性纠纷、提升市场治理效能的有益探索。

需要指出的是,加强投资者保护是注册制改革的基础。证监会表示,将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代表人诉讼常态化,不断完善适当性管理、公开征集股东权利、纠纷在线诉调对接等各项投资者保护制度,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全面推行注册制已经具备坚实基础。今年证监会、交易所、行业协会出台相关细则,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同时,在刑事诉讼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创新。这证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走向成熟。”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记者表示。

西部地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53家

注册制下再迎新机遇

近年来,西部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发展完善,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持续提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西部地区已有553家A股上市公司,从地域分布来看,四川、陕西、重庆三地上市公司数量领先。其中,四川辖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多达155家。

日前,西部地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再迎利好。12月8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合作发起的证券交易所联合培育活动西部专场在成都举行。三家交易所集中优势资源,结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特点,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设置上市公司培训、上市后备企业培训、固定收益产品培训、企业经验分享和互动沙龙等四项特色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上市公司是推动承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联储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刘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能够有效推动同类企业、产业上下游之间兼并重组、资源整合,进而吸引一大批配套产业链相关企业。这就拉长了产业链条,从而也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刘亮表示,以上市公司培育为契机,可以带动地方资源优化配置。上市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上市后,能够进一步吸纳要素资源、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加重要的无形资产,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从行业分布来看,西部地区553家上市公司中,339家为制造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按申万行业一级分类,来自医药生物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多,达69家;基础化工行业的公司数量次之,为46家;另外,从事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的公司数量均在30家以上。

“整体上看,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呈现出资源密集型、区域集中型的特点,业绩相对稳定。”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执行董事付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公司在带动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西部优势产业发展起到显著作用。同时,一批西部上市公司规范经营,推动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债务融资工具和相关扶持政策,提升了直接融资效率。

付饶同时称,西部地区利用资本市场的手段相对较少、途径较窄,市场规模有待扩大。同时,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辐射范围以及带动提升作用有待提高。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现象,公司治理水平尚需改善。

近年来,注册制改革下,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上市节奏明显加快,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均出现一批优质上市公司。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开市(2019年7月22日)以来,有78家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登陆A股,23家走进科创板,19家走进创业板。与此同时,在北交所上市的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有12家。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注册制改革下,西部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望加速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需要抓住注册制改革和北交所推出的大好机遇,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不同类型企业上市。”刘亮表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培育力度,做好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来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注册制改革下,西部地区应紧抓市场机遇、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麻国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挖掘培育辖区优势后备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同时也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把关,提高辖区内上市公司质量;中介机构应提高职业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帮助辖区内后备企业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付饶认为,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的作用,推动西部地区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发展。首先,应注重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中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在西部地区布局;其次,创新资金引导方式,借助产业引导基金等不断吸引市场资本参与;第三,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持西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图片|包图网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新浪微博| 证券日报之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