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官网 中国(请注意!过了一年质保期,你的GoPro相机可能面临无处维修)

晓峰15年买了个“GoPro hero4”运动相机后就一直将之闲置,最近拿出来打算使用,才发现机器故障无法开机。现在已经过了一年的质保期,晓峰打算自费请厂家修理,然而GoPro方却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GoPro HERO4相机外观(来源:网络)

gopro中国官网

晓峰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特别喜欢尝试各式各样的摄影设备。2015年2月,他购买了“GoPro HERO4”运动相机一台,由于买了后没有合适的机会使用,就一直将其闲置在家。直到2016年12月,他把相机拿出来用时,才发现机器无法开机。

“事实上,买了几个月后有拿出来过一次,当时就无法开机。但以为相机电池电量耗尽所以才无法开机,没太在意,之后我把相机电池和机器分离,就这样放了一年多才发现。”

因为手上有着多个GoPro相机,晓峰便尝试更换这台“HERO4”的电池或者是连接数据线,然而都无法开启机器。这时,晓峰终于意识到这是因为机器出了故障。由于机器的购买日期已经超过一年,超过了GoPro所承诺的一年期三包规定,他便打算自费找厂家进行修理。

让晓峰感到不可思议的是,“GoPro中国”直接拒绝了他的维修请求。

“他们说,超过1年发生故障的相机,其无法提供维修等任何使相机恢复正常功能的措施。”


■晓峰将电池取出查看(当事人供图)

据晓峰称,“GoPro中国”的客服人员还在电话里建议他自行去找维修的地方,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官方维修点。

5月16日,周到君试着联系了“GoPro官方旗舰店”客服,也得到了同样的回应。

“一年内非人为的质量问题,我们店铺负责换。一年内人为问题导致的,打官方售后电话处理。”

至于购买一年后出现的质量问题,GoPro官方旗舰店也将之抛给了官方售后:“超过时间有问题,可以联系GoPro中国400客服电话。”

根据客服提供的电话,周到君联系到“GoPro中国官网”负责技术支持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机器使用超过一年出现故障的维修问题,已有很多用户来咨询过了。“我们没有线下维修点,所以只能建议用户去找找有没有可以修的地方。既然这么多人都坏了,肯定有地方可以维修的。”

“连官方都没有维修保障,让客户怎么找到可以信任的维修点?而且如果维修要更换配件,外面的维修点怎么会有相应的零部件?”这一点正是晓峰觉得气愤的地方。

根据《部分商品三包责任规定》第七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向负责修理的销售者、修理者提供修理技术资料、合格的修理配件,负责培训,提供修理费用。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晓峰认为,“GoPro中国”的做法违反了中国的三包规定。那么,实际情况是否是这样呢?

对此,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葛志浩表示,关于零部件供应的规定,是针对生产者向销售者、维修者提供零配件的,不直接针对消费者。

“这一条的确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一方面,立法本意传达着一层意思,即生产者应当保证产品在销售后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维修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生产者在现实中往往并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维修(自行约定承诺维修的除外),至于生产者是否向其他第三方维修者提供配件,与消费者是否能要求销售者或生产者提供继续维修服务,没有直接关系。”

葛志浩解释说,所谓的三包责任,是指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向消费者所承担的商品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和义务。根据“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销售者应当对其所销售的、列于《实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录》中的商品提供三包服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因此,GoPro相机的销售者应当对其商品提供三包服务。

“不过,三包服务也并非无限责任。依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于摄像机来说,三包期通常为一年。在一年时间内,销售者应当就商品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故障提供修理、更换或退货的服务,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可由销售者事先明确。在超过三包期之后,销售者理论上便不存在三包的责任,对于商品的故障,消费者通常只能自行有偿维修,商家没有必须提供维修点的义务。”

“然而,虽然法律规定如此,但现实中,商家是否提供三包期后的售后维修服务,已成为商业竞争中衡量商品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不妨在售后服务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