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调研现场
4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超良一行深入我州凤凰县、吉首市、花垣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专题调研。省人大原副主任叶红专,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余雄,州委书记虢正贵,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明汉,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向邦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红陪同调研。
蒋超良一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实地查看了柚子、橘子、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了解了菖蒲塘村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发生的蝶变。蒋超良指出,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依靠科技,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把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三者结合起来,下一步要拉长产业链条,在细分领域创造更多的消费市场。
在吉首市矮寨镇,蒋超良一行实地考察了湘西新地标——矮寨大桥,详细了解了矮寨大桥创造的四个“世界第一”及矮寨大桥周边村寨“交通+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蒋超良指出,要充分利用矮寨大桥带来的车流、人流、资金流、物资流及当地苗寨、峡谷的吸引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继续书写“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精彩故事。
在花垣县十八洞村梨子寨,蒋超良来到“幸福人家”杨东仕家中。与杨老师夫妇交谈时询问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村旅游的游客减少,家庭收入能否得到保障。在得知村民除了乡村旅游收入外,还有产业分红,外出务工等收入后,蒋超良欣慰道,脱贫攻坚阶段十八洞村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之路。他强调,十八洞村要继续发扬精准扶贫首倡地优势,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文旅结合、土地整治、乡村治理和发动群众经验模式,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子。
在湘西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传习所,蒋超良一行参观了非遗大师工作室,详细了解了湘西职院搭建非遗交流学习平台,开展“非遗+扶贫”项目工作情况。他指出,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湘西职院要发挥自身优势,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脱贫群众就业技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探索建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