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时候,工信部针对安卓机的预装软件,就出台了相关的规定——《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饱受预装软件毒害的安卓用户原以为终于迎来了春天,可结果市面上安卓手机的预装软件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改变,几乎所有的预装软件还是和之前一样,不ROOT根本无法卸载;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如何能让工信部的规定彻底的沦为了口号?

开机就是一大堆废应用
先来看看有关预装软件的数据,根据权威第三方的数据报告(忘记是艾瑞还是中怡康了),截止至2017年年底,预装软件平均占用手机内存约为630MB,80%的预装软件自带开启自启的权限,78%的预转软件在自启后会保持后台运行,自动消耗流量(这就是安卓机为毛越用越卡的原因);而根据中怡康数据的数据分析,国内的所有手机厂商,就手机本身的营收几乎全部是亏损的,但是整个企业却是盈利的,这又是为什么?
估计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已经能猜到这些手机企业额外的赢利点所在了,预装软件的自启和保持后台运行时,使得软件厂商获得了大量的“活跃用户”数据,而作为回报,与之合作的手机生产企业将获得极高的经济利益,对于大的手机生产厂商来说,仅这一项增收,就可以达到十几亿的规模!!!
那为什么工信部出台了规定,还掐不断这些软件公司和手机生产厂商这种祸害用户的合作方式呢?不要忘了,上面提到的预装软件为软件厂商获得活跃用户数据的必要点是什么,就是需要接入移动互联网,自启后保持网络接入和流量消耗,才可以达到软件厂商的活跃用户标准!移动互联网!最终的受益者是谁?移动!联通!电信!
难怪在工信部规定实施后,公司又给我配了一台联通的手机,预装软件估计得到10多个,卸载不了,就跑去营业厅问,不是工信部实施了最新的管理办法了么,怎么预装软件还是卸载不了?营业厅的回复让人着实很无语。
“这是5月份一批次的机器,属于存货”
“能给我换成新批次的吗?”
“不好意思,新批次的机器还没到。”
“什么时候能到?”
“不好意思,机器都是又各区域分公司派发的,我们营业厅不知道呢,而且工信部的新规主要是约束恶意的预装软件,我们的合约机是不存在恶意的预装软件。”
“什么样的软件属于恶意的预装软件,什么样的软件不属于恶意的预装软件?”
“额,这个您要参照工信部的新规,对于新规我们不是特别了解”。
玩起文字游戏来了,看来这预装软件的奶酪,工信部都动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