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星学习网提供权威正版资料:
关注公~众~号:《考试资料共享平台》获取。
===============================
本书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分析相关要点。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对第7、8版的所有课后习题都进行了解答)。为便于复习备课,对每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3)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国内外的大量相关试题、作业和习题,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
范里安这本书怎么看?
如何评判一个人是否爱一个职业?那就是没有金钱等其他方面的激励也仍愿意去做。我想硕士两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不断辅导考研801经济学(赚零花钱。。。)带过工资高的,也带过工资低的,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不讲课也挺难受,工资很低也去带,我想这就是真心喜欢吧!
在毕业到入职还有一段时间,我想整理一些自己平时讲课过程中整理下的一些想法。
首先接触经济学的话,很多学校的指定教材都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不管是为了应试或是为了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我都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教材有着浅入深出不断引导人思考的感觉,微宏观经济学应该是很多经管类专业的入门教材,我在考研复习中首先系统的自学了范里安的微观和曼昆巴罗的宏观,在后来不断的兼职辅导中对这些书有了新的理解。不过我感觉自己还是微观讲的更好一些,所以言归正题,开始讲如何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
习惯了应试教育,我喜欢边看书边做题,看一章课本做一章习题,只有应用到题目中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掌握这些知识点。配套习题钟根元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指南》。范里安这本书现在应该是出到第九版还是第十版,我当时用的是第八版,但不同版本之间差别不太大,可能新版增加了1-2章,个别章节顺序调整了,但复习大同小异。
微观经济学这本书前半部分是消费者理论,后半部分是生产者理论,最后几章是一些综合章节,讲了一般均衡。不管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围绕着相应主体是理性人,都在特定约束下有着自己特定目标最大化的问题,这个角度看有点像运筹学了,消费者是在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是在技术约束下利润最大化。局部均衡是一个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一般均衡是所有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但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层面,只是为了在平面上表示,把一种扩充到两种商品市场,在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层面,则由1种到n种,但其实把基本的思维理论掌握,2种和n种除了计算要求上的区别外,其他没什么区别。
市场到均衡之间消费者理论,拍卖之后绿色部分生产者理论,红色部分是特别重要的,黑色部分是重要程度不太高的。(如果不是应试考试,其实拍卖,博弈论,行为经济学都有意思,我自己比较喜欢的部分)
下面我讲几大块我想到的我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线性预算和四种基本类型的效用函数(完全替代、完全互补、柯布道格拉斯、拟线性)的选择怎么求及其中注意事项
三个基本寡头垄断模型(古诺,伯特兰,斯塔克尔伯格)及其变形怎么求解最优
两部收费制及搭售如何解题
涉及到各类税收(从价,从量,总额)的均衡求解及各种剩余计算(生产者、消费者)及总福利变化。
还有两块画图题:
1.如何拿到效用函数就画收入提供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提供曲线/需求曲线
2.如何解一般均衡和埃奇沃思方框图。
其实很多上述题目解题时应该掌握的基本观点有:
1.涉及到税收的福利变化如何不会算错,只要理解好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均衡的定义就好了,需求曲线是通过理解保留价格这个概念得来的,当一系列人的保留价格连续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我们常见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也是通过保留价格来理解,一系列保留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加总,及面积和积分了,这也与数学中定积分的定义求解如出一撤。
还有需求函数中的价格是需求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价格,供给函数中的价格是供给价格,是决定供给量的价格,局部均衡时,市场价格确定了,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两者联立可求解市场价格,没有外界干扰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及市场价格相等,但当一些列税收补贴加入后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则要具体分析了,但均衡还是一个固定的市场价格确定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我一般做题都这么理解,涉及到税收补贴及之后剩余的计算这样理解就很好算了,也不会错。但解消费者剩余或生产者时用的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根据剩余的定义来
2.在生产者理论那一块,理解好某一个厂商面临的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不同,某一个厂商面临的供给曲线还受其他厂商的行为影响。
3.还有比较容易弄混的为什么凸偏好的效用函数是数学上的凹函数,而凹偏好的效用函数是数学上的凸函数,我的理解是凸偏好是指弱偏好集是凸集的偏好。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