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数高是指什么(有无“城市病”?重庆体检报告出炉)


△改造后的公交站点

人需要定期体检,我们生活的城市同样需要。城市体检可以检查出一座城市的“病症”,以便后期“对症下药”,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近日,《2021重庆市城市体检综合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出炉,这份报告明确了重庆中心城区以及主城新区当前的城市发展优势、短板以及“城市病”,并通过专家分析提供了参考意见。据悉,该报告将为重庆市委、市政府城市工作决策及市级部门专项工作推进提供辅助。

5项优势:

城市山水特色鲜明

生态环境优良

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城市活力不断增强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两江新区天堡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早在2020年6月,重庆就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体检样本城市,2021年重庆再次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重庆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2020的城市体检诊断结果显示,重庆具有“城市山水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5项优势。

“2021年的城市体检主要是通过对比两年指标变化情况,开展年度监测。”该负责人说,2021年的报告显示,重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从86%提高到91%;山水特色鲜明优势不断发挥,“山城步道”建成273公里,较首轮“体检”新增135公里;“清水绿岸”治理成效持续显现,全市42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优良,12个主要样本城市中排名第1;“两江四岸”的城市亲水空间、公共开敞空间、公园绿地、山水风貌保护4项指标居民满意度均较高。

同时,重庆中心城区公租房较首轮“体检”增加4000套,总量达37.8万套,新市民、青年人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41.6%,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此外,重庆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4.1万标箱,较首轮“体检”增加18.6万标箱,运输货值居全国第1;国际航线(含港澳台地区)从95条提升到101条,在12个主要样本城市中排名第4;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5亿吨,稳居长江上游各省市首位,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4个短板:

创新实力不足

区域辐射能力不强

生活指数

山水资源利用不够

文化保护传承不足


△重钢崖线山城步道

2020的“体检”报告显示,重庆存在“创新实力不足、区域辐射能力不强、山水资源利用不够、文化保护传承不足”等4项短板。经过一年的“身体调理”,部分短板已有提升。

依山傍水一直是重庆人引以自豪的自然资本。

通过“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山城公园、山城阳台建设”“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等系列行动,重庆城市山水资源价值不断提升。如今,跳蹬河、梁滩河等次级河流治理成效突出,戴家巷崖壁步道、半山崖线步道、马鞍山社区公园等已经成为市民游览山水的好去处。

在文化保护方面,重庆还开工建设开埠文化遗址公园、红岩文化公园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成开放龙门浩街区、山城巷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逐步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还有两项短板和其他城市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在城市创新实力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从1650家增加到2309家;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23个,较首轮“体检”1.87个增长明显,但是在12个主要样本城市中仍然排名末位。

在区域辐射能力方面,高铁4小时覆盖地级及以上城市从24个增长到25个。本地企业在外地分支数、本地企业向外地企业投资数,在12个主要样本城市中分别排名第9和第8;驻渝外事领馆12个,虽较首轮“体检”新增2个,但数量仍远低于其他主要城市,区域中心职能仍待提升。

7个城市病:

公共安全隐患较多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城市环境改善压力较大

中心组团过高过密

老旧小区体量较大

城市无障碍环境较差

养老文体设施相对缺乏


△南岸区超级80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公共安全隐患较多、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城市环境改善压力较大、中心组团过高过密、老旧小区体量较大、城市无障碍环境较差、养老文体设施相对缺乏。2020的城市“体检”诊断结果显示,重庆存在这7种“城市病”。

2021的体检报告显示,重庆部分“城市病”已经得到改善。比如,公共安全隐患逐步减少,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养老文体设施增加明显。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的数据显示,重庆中心城区已累计完成改造200个小区、859.8万平方米,惠及12.4万户居民,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满意度评价相较去年有所提升。在养老文体设施方面,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较首轮体检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体育设施15分钟步行覆盖率均较首轮体检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还有些‘城市病’正在治理过程中,成效不太明显。”

虽然2021年第四季度中心城区高峰时间平均机动车速度较2020年提高了1.1公里/时,不过居民对道路通畅、上下班花费时间、小汽车停车满意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只有60.3%,满意度较低。

“当前,重庆在轨道公交站点配备无障碍电梯、扶梯,在跨江大桥增设垂直升降梯,城市无障碍环境正逐步改善。”该负责人说。相信在下一轮体检中,我们的城市会更加“健康”,更加“漂亮”。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