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平均工资是一个中位数,代表一个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据猎聘发布的《2019年人才前景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平均年薪排名最高的20个城市中,平均年薪超过20万的城市都是一线城市:北京位居第一,为25.31万元;上海24.42万元,深圳23.87万元,广州21.33万元。杭州19.93万元,接近20万元,在全国仅次于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的平均年薪在16.31~19.93万元。
城市平均工资出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从留住人才来看,杭州最留的住人才,而北京首次出现人才净流出。二是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电子通讯等行业年收入最高。三是服务外包、文教传媒、医疗制药、互联网一直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的态势。
从城市平均工资的角度,建议大家一要选择城市,二要选择行业。以上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当你的收入没有达到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你会让自己怎么去想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首先我也是一名公交司机,今年的疫情对公交的影响比较大,每个月少了一千元左右,别谈什么平均水平啦,只能是温饱线啦!
过去我们在平均线以外也是不假,想一想自己的技能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顶级的驾驶员罢了,虽然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要求,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规则,作为国企的公交很多时候的福利还是一般单位没有的哦,作为高中毕业的我能在这样的企业干到退休我也是愿意的,其实很多时候要先看看自己再去衡量一下心理应该舒服许多的哦!
最后告诉你抱怨是一种病而且是癌症,是“心癌”,带着这样的情绪你是干不好工作的,如果你真的有好地方工作你早就走啦,既然没有好的地方为什么不调整心态让自己好好地在这个岗位生存下去,平均都是那些无聊的人看的,你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工作值不值得你珍惜!

二、月薪5000元在四线城市算什么水平,丢人吗?
如果说月薪5000还丢人的话,除非你不是中国人,不了解中国国情。请问中国有14亿人口,月薪5000的占多少比例?据我了解只占27.6%,连1/3都不到。假设这个标题,被那6亿月薪1000的看到,有什么感想?你这不是往他们血淋淋的伤口上撒盐吗?你这不是逼他们去死吗?而且你指的是4线城市,难道你对4线城市的人均月薪一无所知?应该很了解吧,那为什么还这样问?是不是某种奇怪的心理在作祟?这样问心理会舒服一些?觉得特刺激?有一种装傻充愣、装痴卖傻的刺激和满足?甚至被人骂也觉得很开心?
即使是我国那些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跟我们平均,我们的个人GDP不也排在世界70位吗?如果那些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不跟我们平均的话,我们是不是有可能排在100位开外呢?所以别伪装了,实实在在的吧,月薪5000,别说在三四线城市,就算在一二线城市也很正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绝对不是低收入群体。
三、平均月薪在一万一到一万三,在三线城市处于什么样水平?
你是富豪了,我每月1000多的工资,在二线城市,生活的很好。
四、三、四线城市一个月的工资一般是多少?工资水平如何?
谢谢您的邀请,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三四线城市来说,不同城市之间的个体差异可能会比较巨大,一般来说,三四线城市的月工资,大概在2000~6000左右,算是中等稍稍偏上的水平,当然,这是整体层面,如果回归到个体层面,那最高和最低差十几倍甚至上百倍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譬如说,在三四线城市自己做生意的,年薪好几百万上千万,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而不读书早早出来打工的,刚开始工资一两千块,也不是少见的,在这里咱们只讨论整体差异,大概在3~6K左右。
给各位举一个在身边发生的例子吧,有个好兄弟,他的爸爸在五险城市工作和生活,在银行体系里面工作,大概干了30多年了,现在混到了小领导的角色,月收入到手大概是7000多块,这在当地来说,算是比较不错的收入了,当地房价大概在3000~5000左右,因此他一个月的收入,能在当地买一平以上的房子,这对于部分人士来说,算是衡量收入水平的其中一个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我朋友的妈妈,在四线城市当老师,小学老师,同样干了将近一辈子了,工资是3500一个月(假期是真的多),不算很高,但在当地来说,算是比较正常和普遍的水平。
最后给大家看下2018年全国各城市的平均工资吧,对比看下。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和我所了解的情况,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五、惠州平均工资多少,在这个城市月入7000是低收入群体吗?
这个要看做什么工作了,工厂里上班普工一个月大概也就6千左右吧,技术工工资要高一些。月入7千也算不上低收入了。
六、三四线城市一个月工资3000算是什么水平?很努力,为什么还达不到平均工资?
三四线城市,也就是经济发展一般化的地级市、县城。月工资三千元,算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家庭,解决温饱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你说的赶不上平均工资,你仔细想想“平均”两字,就很好理解了。在现实工资收入中,存在地区差别(县级偏低)、行业差别、岗位差别。通常情况下,在编在岗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必须是工龄二十年以上的,或许基本可以达到或略超平均工资。
你如果是生产制造、一般服务、商品零售等普通行业的普通职工,不是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不是烟草、供电、金融、高新技术等高薪行业的职工,就很难达到平均工资水平。毕竟你是被“平均”了,你距离平均工资的差距部分,被高工资人群替你填平了,你也因此享有了人均数据上的平等待遇。
现分别将我国东部(江苏省)、中部(河南省)、西部(甘肃省)三哥具有代表性省分公布的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网络截图贴出,供参考。
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两人人均工资收入3000元,家庭月收入6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不存在购房、孩子正上大学等因素,属于一般普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东偏下水平。如果是一个四五口之家,则是三四县城市的偏低收入家庭。
像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洛阳市这样的三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分别不足3400、3600元,剔除部分中高收入家庭是一般普通家庭收入的数倍,更多普通居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也就在2500元左右。县城这样的四线五线城镇,更多普通居民人均月收入更低,大约在2000元左右。
七、在天津,月入一万是什么水平?
我是天津人,从小在天津长大,家人也都在天津,但我现在在北京工作,所以我能比较出来天津的收入真实水平,以及和北京这样城市的收入区别。
首先月入一万在天津已经不低了,别跟我抬杠,月入十万在天津也绝对有,但比例是凤毛菱角,大多数人的工资还是几千块。另外工资低不低,还是要和当地物价对比来看的,我一个月一千,但吃饭房子生活用品甚至老婆公司都管都分配,你说是多还是少,我一个月十万,但房价一百万一平米,在家呼吸新鲜空气都得花钱过滤,你说是多还是少。
所以从天津的物价来说,真的不高,在直辖市里是比较低比较安逸的了,很多天津人都恋家,原因一是文化,二是舒适度,我们其实不愿意来开天津的,那里真的比北京舒服很多,低物价,低房价,高升学率,三环就是外环线,坐公交车从市区一边到另一边也就一个小时,你说还要啥自行车还要啥手表。
当然,如果你非说收入一万多不够,那要看看自己手里有几套房贷,几辆车贷,对不对,你不能挣得多花的多然后说不够。我一个朋友,在天津一万三,他有几十万房贷,一个孩子上小学,老婆全职在家,够用了,每天还能陪孩子晚会,当然后期为了填补家用,周六找了个兼职,一天五百,很滋润,关键是我回天津每次都是他出钱,开车接送吃饭买这买那,而且他还有钱给领导送送礼,这个不是说送得多会拿的更多,而是能保证继续一万的收入。但我在北京,哎,比他是多不少,有几倍,但和北京其他人来比,是中等偏下了,而且北京的菜价肉价普遍比天津贵几块,去饭店那就更多了,添加俩人一百内可以吃得不错,北京怎么也得二百,而且还得排队,到哪都得排队。
所以天津一万的工资日子绝对可以过得很滋润,当然不能胡花乱花,正常的过日子,很舒服了,另外天津整体的大环境因素,没有太高的行业,整体工资就偏低,所以即便很努力,也不可能像在北京这样机会多。
有机会我也会回天津的,即便身体累但也舒服,而北京是身体累,心更累。
八、为什么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有八九千,但大部分人却只拿到四五千?
有一种平均叫住被平均!
最近爆出了两个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1000亿GDP镇~~佛山的狮山镇和贵州的茅台镇,难不成茅台镇的居民收入跟狮山镇一般?那是一种被平均,因为茅台镇有一个茅台集团,所以大部分的居民的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被茅台的收入直接拉高了好几个档次。

一线城市以上海为例,2020年的GDP3.9万亿,上海的人口数量2500万,人均GDP达到了15.6万元,以GDP42%作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重,那么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6.5万,平均三口之家的收入就是20万。而有多少家庭的收入超过20万呢?显然这也是一种被平均,因为20万人民币就是全国的中产阶层门槛,难不成上海全部进入了中产阶层了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超过10万,一般工资待遇分配比较接近四六分配,也就是40%的人群分走了60%的收入,而余下的60%却是只能分享余下的40%,而余下的人群的平均薪资也就只有6万元不到了,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要去仰望那40%的相对高收入人均,而是把目光看在60%的普通大众身上,只要能够达到5000元/月,那估计也算是站在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值了。
这不仅是一线城市的基本状况,也是各地区普通老百姓的现实情况,只有不断的努力工作,让自己从普通群体走向中高收入群体,那么平均值还不是10万元,而是15万元、20万,甚至是更高的水平。如果不努力那只能被平均,拿5000元/月的工资收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