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最后一天,偶然遇到了这辆车。2004年的马自达323,一手车15万公里,车况良好。对比价格,可以说买的不人性化。于是,我成了马自达的主人。价格,就算加上备案落户的费用,也不够买一部64g的iPhone11。
我先介绍一下这款车。是正宗的海南马自达323,不是后来的海马车。这是两个概念。
车型简史其实海马的历史很值得一说。如果你只对这款车的体验感兴趣,可以跳过~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南省就想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于是接手了菲律宾的一条旧汽车生产线,然后和马自达对接。到了90年代初,海南汽车厂的第一款产品HMC6470诞生了。
HMC6470
这辆车实际上是底盘代码为LA4的马自达929旅行车。海南汽车厂引进生产时,在国外已经停产十年,以较低的成本引进老车型是当时的通行做法。
之后,海南汽车厂正式与马自达成立合资公司,以国产或CKD的形式生产部分车型,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马自达在海南生产的车型都是没有国家生产许可证,理论上只能在海南岛行驶。虽然在特殊时期,很多产品流入内地并正常上路,但海南马自达急需生产资质。于是,1998年,海南马自达由一汽挂靠,海南马自达步入正轨。
2001年,海南马自达推出了 Prima 轿车,并于1998年销往海外。可以称之为海航马自达国产的第一款正经合资车型,而Prima其实就是本文主角323的MPV版。为什么严重?因为海航马自达造的第六代323之前用的是丰田8A发动机,有上世纪“组装车”的气质。到2002年,海航马自达生产的第八代323正式上市,也就是我买的命名为福美来的车。
之后,马自达一边和海航玩,一边和一汽悄悄起来。2005年,一汽马自达成立,开始生产家喻户晓的马6(2005年前马6写红旗CA7230)。2006年,长安福特马自达与长安成立。然后,海航马自达彻底凉了,它成了自己的品牌,改名海马汽车,开始生产一些所谓的山寨车型。海马的现状不用我多说。
静态体验而我买的323就诞生在海南马自达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时候。海外市场首次亮相于1998年,底盘代码BJ。这辆车是2004年3月注册的。1.6升手动变速箱低配,新车指导价11万多元。
我觉得33的外观设计在同时代的车型中很普通,很枯燥,属于那种第一眼就会觉得枯燥的车。但是我的车外观就有些惨了,左前翼子板有点凹陷,前保险杠和大灯的缝隙拆解后没有处理好,香槟色难免会有色差,不过还好骨架和以前一样。
内饰也没有什么亮点,但是所有功能都很清晰,很好用,比整个大屏不好用好多了。空调的上门板和出风口采用了软性材质,高配车型的四个门板采用了褶皱皮革包裹,在这个级别并不多见。这辆车的内饰有一个小特点。一般来说,声音开关和音量键在靠近司机的一侧,但是323键在右侧,切歌键也在右侧。这个设计应该是抄袭日本版本的...这有时会让人觉得自己在开一辆转向车。
这款33的法兰绒座椅舒适度和质感都非常出色。前排座椅的柔软度和包裹性恰到好处,坐垫长度足够。比前几天开的奥迪Q5L还舒服。原主人常年有座套。我买这辆车的时候只是洗了一下,然后拆了座套。内饰颜色还是很不错的。
由于4.3米的客车长度,后排的空间与今天的A级车相比相形见绌。图中主驾驶座是我正常驾驶位置,身高180cm,比较靠后。当我再次坐在驾驶座后面的时候,我把腿推到前面,把头稍微推到上面,非常有利于前后排的沟通。但如果前后排乘客都能相互理解的话,这辆车的后排还是可以说够用的。
后排的扶手有两层。打开后有一个储物格和两个杯架。我觉得十几年前的A级车没有多少细节是这样的。
这是323中最不寻常的配置。副驾驶座椅可以折叠成桌子。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这个马自达吃饭、看电影和工作...感觉是大趋势和客厅。
但是我觉得这个功能很鸡肋。如果你真的在后排吃饭,你的饭盒在这张桌子上会离你太远,会让你的坐姿不舒服。我宁愿站在行李箱盖上吃东西。这个设计确实很巧妙,但只是增加了成本,并不实用。2006年马自达辞职后,这一功能很快被切断。
后备箱的空间相对于车身尺寸来说不算小,开口很大。神奇的是,这辆车的后备箱里有海马油和防冻液,这表明这辆323很有可能正在4S的商店里保养。
动力方面,这款车搭载了马自达 ZM 1.6L 发动机。据说2006年以前323的ZM发动机都是进口发动机。最大马力96匹,最大扭矩140N·m,这是一个典型的杂货车的动力配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车重只有1105kg,在城市中车速低于80kph时动力不够。
低扭,维持在2000转以上可以保持良好平顺的动力输出,驾驶时会给人非常轻快的感觉。但如果是上高速,323就差强人意了。转速为100时,转速会在3000转左右(具体多少转我记不清了)。如果更快,发动机噪音和风噪会让人不舒服,动力也跟不上。总的来说是只适合在市区行驶的车。高速运行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这台323的发动机状况很好,除了气门盖垫片漏油,机器垫老化导致怠速抖动。即使冷启动后也没有阀声大等异响,运行非常平稳安静。
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底盘和操控。这款车的悬挂形式,尤其是尾部,听起来很高级。前麦弗逊悬挂稳定杆,后为TTL双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官方宣称323的后轮悬架会对后续转向起到一定的作用。
复杂的后悬挂我们就不分析了,但是这款车的底盘确实有一定的运动朝向。道路畅通舒适,颠簸的处理非常硬朗。过弯时的侧倾和稳定性非常令人惊喜,侧向支撑到位,整体会给人一种重心低的自信感,这是同期对手凯越和伊兰特根本不具备的。
当时323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伊兰特和凯越被称为“新三家”
像转向底盘一样愉悦,机械动力舒适,低速行驶方向够轻快,不会像现在很多用电子动力的廉价车那么假。与今天相比,转向精度和反馈在操控性上也是可以称赞的。
五速手动,换挡行程长,但换挡手感还算可以。离合力没有本田那么硬,但也没有一些老款国产车那么松。关节点清晰,有一定范围。323的离合器非常友好,不像本田的一些手推车。如果不熟悉的话,需要一公里来适应,才能顺利开323。我身边的几个手动挡菜鸟都能轻松流畅的驾驶323。如果你很努力地开车,只要稍微熟悉一下,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快速换挡。
总结33是容易开的车,也是好玩的车。
作为家用买菜车,空间足够,坐在前排还是挺舒服的。油耗不高,7-9升/百公里没有严格测试县城路况。动态校准足够平滑且易于使用。可靠性好。车龄16年。只有阀盖垫片漏油,需要修理一个机脚胶。底盘和内饰没有松动和异响。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对老车没有限制,那么a 323胜任日常运输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一款几千块钱的玩具车,也是一款能给你带来乐趣的车。经过这段时间和323的接触,我真的感受到了Zoom-Zoom的想法。马自达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校准一辆不起眼的购物车,让它变得有趣。虽然动力较弱,但它的底盘和操控能让每一个热爱驾驶的人会心一笑。
诚然,这辆16年的车连一部iPhone11都不如,我们也不能用新车的标准去要求它,但这辆车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小惊喜。不过话说回来,五六千块钱还有什么选择?我实在想不出这个价位还有什么车能像323一样同时满足这些易驾驶、易用、好玩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