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科技中心-红岛科技中心项目

近几年,红岛的热度有目共睹,目前为止,红岛经济区已经形成了高新板块,河套板块和上马板块,这几大板块内不仅有住宅,还有商业、体育休闲以及高新产业等。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高新板块也就是棘洪滩以及上马等区域。这里如今大鳄级开发商进驻,新盘聚集,各项配套正在完善中。红岛湾中心,是青岛市的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科技研发、旅游服务中心,由红岛的国际会议、文化旅游中心,智力岛的科技研发中心,河套的商务会展、体育医疗中心共同组成,面积约6.25平方公里。第一个进驻这一片区的开发商——世茂,其作品世茂公园美地已经是该区域内的代表作,此外还有雨润星雨华府,领秀珊瑚湾等;除了住宅项目之外,位于棘洪滩的动车小镇,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集居住、休闲、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经济目标是到2020年,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达到2000亿元以上;还有中国金茂斥资400亿元在青岛投资打造的“中欧国际城”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500亩,定位为智慧化社区。

中央智力岛是高新区CID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建成后将以中小企业科研孵化和商务促进功能为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办公、研发及各类商务服务。目前区域内已经进驻了招商地产,开发了大批的商业办公和住宅。

河套板块的建设起步比高新板块晚,现在主要着手的是旧村改造,区域内有大批的旧村待改造,例如罗家营社区旧村改造项目。除了破旧还有立新,这里还将规划建设奥体中心,奥体中心规划占地面积约127公顷,计划总投资约50~6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以承办国际级大型体育赛事,成为国家奥体项目集训基地、体育经济中心和群众运动健身乐园。

红岛板块规划建设集滨海旅游、会议接待、文化创意 、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力、宜居 、生态岛。空间布局上,以中央生态绿廊为间隔,南部沿滨海岸线,组团布局公共功能中心、旅游度假及休闲娱乐设施,建高端接待中心打造岛城新八大关 ,文化中心,经济管理及商务服务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北部为居住功能区。

综上可知,红岛几大板块在发展潜力方面各有定位和规划,因此,整体来说,红岛片区的发展前景看好。

一、青岛红岛哪个片区最有潜力、最有前景?

我认为是黄岛吧,但是我所指的黄岛,并非整个黄岛,而是万达东方影都以东的地方,齐长城路以南的部分。因为黄岛实在太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红岛信息网

区位优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如同上海浦东之前为啥不如市区,因为与市区联系不紧密,或者说缺少链接方式。而如今不同了,各种隧道四通八达,所以带动了浦东的发展。黄岛也是如此,距离青岛市区的距离仅为7公里左右,隧道的开通,大大缩减了黄岛与市区的距离,这给黄岛的发展带来的优势。而红岛虽然区位不错,但距离城区较远,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区的优势很难覆盖红岛的范围。即使是地铁开通,也很难起到带动作用。

经济优势:经济就如同火车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岛的经济占到了整个青岛近三分之一,所以黄岛有钱,既然有钱,就有精力搞建设。而这个优势,红岛是没有的。

人口优势:青岛的很多大学都落户了黄岛,如山科大、中石油、哈工程、青理工等,大学生的增加,不仅会带来人口福利,也会增加人才的吸引力。而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这无疑会为黄岛的发展带来动力。而红岛似乎也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不过,黄岛发展也是有它的瓶颈的,比如隧道收费,工业企业太多等等。

二、青岛的红岛和黄岛,哪个发展前景更好?

在规划建设上,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中国仅有的两个拥有正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国家级新区之一,国务院“十三五”计划,将建设成全国性交通枢纽,西海岸新区以全球格局对话世界,让青岛在世界风云际会中占据一席之地。

红岛湾中心区是青岛市的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科技研发、旅游服务中心,由红岛的国际会议、文化旅游中心,智力岛的科技研发中心,河套的商务会展、体育医疗中心共同组成,河套地区因开发较晚,需要一定时间各大配套才能陆续落地。

蓝色硅谷核心区《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青岛蓝谷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蓝谷正式入列国家规划,但未来的发展及运营仍需时间检验。

从总体上来看,黄岛、红岛和蓝谷均有重磅规划傍身,但黄岛规划时间较长,拥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规划建设比较成熟。

在配套方面,西海岸新区逾800亿大手笔规划,将新建铁路线7 条,新建轨道交通5条 ,改造高速道路 6 条等,挥毫西海岸大交通时代,目前13号线已建成通车;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园、惠普大数据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青岛分院等配套纷纷落户西海岸。

在红岛经济新区,各大配套如青岛市民健身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鲁商银座商城、金茂揽秀城、青岛世茂52 购物中心等仍在规划建设中。

2020年蓝谷初步建成,蓝谷机场、温泉镇、大学城等目前仍在建设中,由于区位偏远很难享受到主城区的公共配套。

从总体上来看,黄岛生活配套相对红岛、蓝谷更齐全,吃穿住行更方便。

综上所述,黄岛西海岸可以说步入正轨了,大学、人口、产业都比较齐全,海岸线风景秀美,不断有大项目落地,前途一片光明;红岛处于青岛的地理中心,不少人吐槽盐碱地,但随着后期的逐渐发展,生活环境也会越来越好,交通和生活配套也将逐渐完善,红岛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蓝谷各项规划都比较高大上,海洋实验室和山大也很给力,但是相对来说科教较多,能拉动区域发展的大项目较少。因此,养老居住最看好西海岸,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都比较好,无需等待配套的逐渐完善,生活所需基本都可以满足。

三、青岛的城市中心现在在哪里?

我市在区域发展规划上是全面铺开、齐头并进。从青岛发展史看,是港口兴市。应优先扶持黄岛区港口(航母母港和董家口、前湾港)兴区,拥有40万吨矿石码头、天然气码头和近邻保税区等方面是在国内港口上的优势。仅航母母港就能带来有关专业高等院校、物理化学研究院所的快速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要吸取国内外经验做法及早谋划,争取走在国内前列。即墨区民营企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还有蓝谷和大学。但总体上与胶州市比较,机械制造业和拥有国际空港、海港优势有差距。高新区有中车等高新企业和研究院所。总体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进。看好黄岛区和胶州市的发展环境。青岛这地方是上级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多么有必要。难为了这几个区域的各级领导、主官。

四、青岛的黄岛、红岛和蓝谷哪个更适合养老居住?

这两个地区都是未来青岛发展的方向,哪个地方都不错。

红岛是青岛市的会议旅游、文化交流的服务中心,而红岛的未来定位是要与西海岸新区和青岛主城区构成未来青岛的三大主城,构建大青岛品字形的城市架构。

空港新城目前还未成型,不过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建成,空港新城未来的发展是很值得期待的。

如果一定要二者选其一的话,我会选择红岛。从青岛市对红岛的定位上看,红岛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新的行政中心。另外一点就是青岛目前主城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城区人口密度在全国城市中都属前列,人口密度过高导致了交通拥堵以及很多公共设施无法修建等很多弊病,非常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红岛的规划人口是70万,远期将达到140万,按照红岛离目前市中心的距离看,如果行政中心真的迁移的话,会有大量人口随之迁移到红岛。随着新的地铁线路和机场高速开通,红岛将来会成为很多人的置业首选。从目前的青岛房产交易市场数据来看,红岛的新房成交量中有超过六成客户来自于市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空港新城目前还在建设当中,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签约了首都航空总部基地和厦门航空总部基地等几个航空总部的项目。可以预见的是,胶州会随着胶东国际机场和空港新城的建成迎来一次发展良机。但要对比红岛,恐怕在未来的定位上还稍有不足。但是作为投资选择,也是不错的。

五、论青岛即墨,红岛高新区,胶州,黄岛,哪个区最具投资价值?

之前盛传红岛是青岛副中心,甚至传言整个青岛市政府都要搬到红岛,但是最终也没有落实。城阳作为副中心没有任何的书面文件和公告,很多类似的消息都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售房而编造或者演绎出来的,他们会把政策过分解读。

就个人观点,城阳作为副中心可能性很大,但是不会是现在。目前青岛市内四区分别是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南部紧挨李沧,至少副中心不会设在流亭机场这里,因为和青岛主城区距离太近。设在红岛是有可能的,但是短期内可能性很小。如果红岛作为副中心,可以辐射整个城阳和胶州,带动青岛北部发展,但是红岛附近配套还非常不成熟,也没有大型企业和高校,吸引不到就业人口,但是红岛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做青岛副中心,相信10年之后,红岛很有可能成为青岛副中心。

对于其他区县,有可能作为副中心的是西海岸、即墨、胶州

西海岸应该是发展势头最猛的,毕竟是个国家级新区,又引入了几十所高校,西海岸并不愁就业人口。大批外来人口基本都落户西海岸了,但是西海岸已经逐渐向主城区发展了,也不会做一个副中心。

即墨以海洋科学为主的创新基地,但是即墨面积太大,作为副中心可能不大。

胶州虽然最近利好政策不断,胶东国际机场即将启用,地铁也要修到胶州,但是胶州位置太过偏僻,作为青岛副中心过于远离主城区,辐射的地段有限。

综合比较,其实还是红岛更适合作为青岛副中心,只是时机未到。

六、青岛大发展时刻红岛和空港哪里值得投资?

东区(开发区)比西区(原胶南)提前发展了20多年,同理,东区人的思想观念也比西区超前20年。从官场、民间、文化、工业上都是。以前,虽然两片区域相隔迟尺,但经济发展上却是天壤之别,东区发展的如日中天,西区基本驻足不前,并区之前开发区的人均财政收入竟是胶南的十几倍,这足以说明两个区域之间的巨大差距。看看人才,东区人才济济,西区缺乏人才;看看官场,东区发展意识强,西区忙着窝里斗;看看大学,东区有六七所西区一所也没有;看看企业,东区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很多西区基本没有像样企业;看看思想观念,因为东区发展得早,思想观念明显领先于西区;至于百姓收入也是东西差别巨大。

并区之后,原胶南区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顺便提提老杜这人,是很有能力的,他提出的“一线展开,组团发展”战略,是很有远见的,到现在青岛走的就是这个思路,只是老杜眼花磕倒了。开始设计并区之后,黄岛区的主要行政办公中心定于开发区,这对黄岛区整个区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也会使黄岛区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运行当中。可惜,刚开始并区之初,1122一声巨响,东区领导班子被炸得灰飞烟灭。这样整个新区的运作全由原胶南班子接手。此处省略数千字…………。提个建议,国家把黄岛区定为国字头新区,实乃新区之幸,作为一个老西区人,更愿看到新区高速发展、协调发展。但政府在使用人才上,一定使用思想观念超前的、真正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使用那些观念落后、能力有限、不思进取之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新区发展缓慢,这在“用人”上是出了偏差的,可以说延缓了新区的发展。西区的文化没啥发展,东区基本停止不前了。这是非常令人着急的。东区的带动作用基本被否定,而西区又没拿手的东西。这种现状要尽快改变。要紧跟国家政策,协调发展,发挥先进人才的潜能,真正把有能力的人用在刀刃上。人才用好了,新区才会有质的飞跃。至于主中心安排,个人强烈认为:行政首脑中心安排在开发区,经济发展中心定于胶南,这是最有利于新区发展的。把两个中心都定于东区或都定于西区,才是最大的败笔。

希望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