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快递盒的优缺点(大平台表现突出 行业整体信息披露仍待完善(1))


■廖木兴/图

——电商行业2021年社会责任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平台因其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社会影响力,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电商平台对传播渠道等公共资源的占据以及用户数据的收集,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电商平台的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的践行,不仅事关健康有序的商业生态,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平台的义务和应有之义。

2021年,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情况,我国的电商企业跟随互联网行业的表现,平均得分不高,一方面是责任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是信息披露不够完整。

虽然如此,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大电商平台,依旧展现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觉悟和影响力,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就业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助力防疫救灾以及践行国家“双碳”政策方面,持续投入资源,开发创新技术,主动承担起了大平台应有的角色和作用。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1

稳增长保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0.8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电子商务行业企业数量逐渐增加,2021年中国现存电子商务企业数量105.51万家,较2020年增长34.66万家。

共享快递盒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峰介绍说,农村电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同比增长2.8%。“数商兴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新基建”不断完善。

在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产品“上行”等方面,各电商平台积极作为。2020年10月以来,京东已在全国对接1000多个农特产地及产业带,直连超过500个大型优质蔬菜基地,共建70多个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农场,开设助农馆和特产馆超过700个,帮助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拓展销路。

2

发展不忘责任,加快自身低碳转型

电商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的另一面是碳排放量的增长。由能源基金会支持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在2016-2020年间增长105%,是同期全国总碳排放量增长率的18倍,年均增长率达21%;到2025年,电商企业的碳排放量预计将达1.16亿吨,占中国2025年总排放量的1.1%。

据国内碳排放管理平台“碳阻迹”估算,除常规的企业日常办公造成的碳排放之外,电商企业有近3/4的碳排放源自数据中心、包装、仓储、物流这四个具有行业特色的业务环节。其中,物流环节的碳排放占比最大,达29%,数据中心、包装环节则分别占23%、18%,仓储环节占比约4%。

随着我国持续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电商行业的碳排放问题也愈发受社会各方关注,不少电商企业开始结合行业碳排放特点,积极探索实践,加快自身低碳转型,为电商行业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

在新能源应用方面,京东华东数据中心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园区供电,预计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能力可建成100兆瓦;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则充分利用选址优势,利用张北地区充沛的风能和太阳能实现了超50%的绿色能源使用率。今年“双11”,张北数据中心预计将使用绿色电力近30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减碳量较去年“双11”增长100%。

在绿色包装研发方面,苏宁易购于2018年成立绿色包装实验室,通过包装结构、包装形式、包裹方式的创新研究,如生物基材料包装袋、无胶带纸箱等,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环保。截至2021年11月,苏宁易购研发的创新包装产品“共享快递盒量”已在全国累计投放超40万只,投放使用累计超过1.5亿次,减少碳排放6000余吨,单包裹减碳56克。

对于市内配送,新能源车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式。菜鸟的“ACE”未来绿色智慧物流汽车计划,预计将推出100万台新型智慧纯电动物流车,唯品会、“四通一达”等企业也在布局物流车的全面电动化。

在发挥供应链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方面,美团外卖推出外卖餐盒回收再生的青山计划,联合相关方在全国多地建立塑料餐盒回收与循环再生试点,回收率实现74%。饿了么平台将“无需餐具”选项和支付宝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相关联,通过展示消费选择的环保价值,鼓励用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配送。

3

“碳”家底披露亟须加强

有行业专家指出,在固有印象中,环境影响并不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关键社会责任议题,企业也因此忽视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和管理。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互联网科技企业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环境影响,以及参与环境治理的能力。

事实上,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还没有公开碳减排目标,碳数据统计披露水平普遍较差,大多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方式披露企业减排亮点,缺乏规范的统计。对此,有专家建议,制定减排目标、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是摸清自己的“碳”家底。电商企业首先需要清晰识别自身的排放源,准确测算排放数据;同时积极向公众披露,以此助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选择。

4

多项规范推动企业回归“本质”

为更好地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监管层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原则也从包容审慎向积极监管转变,政府密集出台了互联网相关法规政策,涉及平台反垄断、平台用工、算法治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实质性议题,逐步推动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回归“本质”。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其涉及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实质性社会责任议题的方方面面,为未来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蓝图”。

与此同时,行业组织积极推动平台企业履责。2021年11月,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管交易管理司的指导下,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部分平台企业研究制定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团体标准。依据该标准对21家平台企业试评估情况来看,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对于指导平台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对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评估认识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