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五礼一般是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种礼制。
《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吉礼:即祀神供祖的礼制, 如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礼仪活动。
凶礼: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礼制。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聚合财物以接济他人之礼)恤礼(诸侯之间一国遭受战乱,他国遣使表示慰问)等礼仪。
军礼:军事操练之礼。 如周代的振旅(春训),拔舍(夏训)、治兵(秋训),大阅(冬训)等都属军礼。
宾礼: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如天子款待来朝诸侯和诸侯朝见天子礼节。
嘉礼:指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贺庆等礼节。
另外,五礼亦有作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的朝聘之礼之解。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所谓五礼者,正谓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