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岁巨型娃娃鱼长135米-超50岁巨型娃娃鱼长1.35米

人们通常把龙蛇并称,通常认为龙是不存在的,其形象来自于几种动物的组合。而龙的身体被认为来自蟒蛇的身体。

有没有一种庞大蛇类是龙的原型呢?这倒是有可能的,因为史前的泰坦莽就有十几米长一吨重。

但是在陆地上这样的大蛇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它们会不会存在于海里呢?

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都比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要大得多。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非洲象,海洋里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即使侏罗纪时代最大的食肉、食草恐龙,也没有办法跟水里的鲸较量体型。

动物在陆地上要长得很大,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因素:体重和身体尺度的3次方成正比,而腿的支撑力和尺度的2次方成正比,这就决定了体重增加的速度会超过腿能够承受的速度。

黑熊可以爬树,但是棕熊就不能爬树,这就是由体重和肌肉力量以及骨骼的比强度所决定的。

在海洋里,海水带来的浮力极大的抵消了重力对于骨骼的影响,动物可以肆无忌惮的长大而不必担心骨折。

》蛇类会游泳,海蛇也经常被人们发现。按照常理,海洋里应该存在一种庞大体型的蛇。

大约在6000万年前,地球上的热带地区生活着一种体型庞大的蛇,它们身长可以达到15米,重达一吨以上,一般我们把它们称为泰坦巨蟒。泰坦巨蟒的骨骼化石,2009年在哥伦比亚的赛雷洪煤矿被发现。

所以,关于巨大海蛇的传说,有相当合理存在的空间。

在《旧约全书》中有几个经典典故,提到上帝和一个叫做利维坦的生物之间的战斗,利维坦通常指一种蛇形的巨大生物。在古代巴比伦的文献中记载着神和多头蛇怪之间的战斗。

随着人类的造船技术越来越先进,活动范围越来越远涉深海,关于海蛇的传说也多了起来。19世纪,英国海军军舰戴达鲁斯号的水手们集体目击了一个长达60英尺蛇形头部的生物。

1977年日本渔民在新西兰海岸附近捕获了一具未知生物的尸体,科学家拍下了照片,并且保存了组织标本。最开始科学家以为是史前的蛇颈龙,但是后来证明这是姥鲨的尸体。

》目前所发现的海蛇,共有38种,和陆地上的蛇一样都属于爬行类。

爬行动物是靠肺呼吸的。即便是像娃娃鱼、海龟这种两栖动物,它们虽然可以靠皮肤进行一部分辅助呼吸,但是没有办法代替肺的作用,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仍然会被淹死。

蛇类有鳞片,在水中是连皮肤都没有办法辅助进行呼吸,完全必须依靠肺,这就决定它们必须浮出水面换气。即使海蛇可以潜入很深的水里,也不能在深水里生活。如果有一种特别巨大的海蛇,频繁的出现在水面上,应该有无数的目击人和很多的照片出现。

》按照传说里的这种说法,海蛇直径有2米,长有几十米。

如果是30米长的海蛇,重量应该达到2×2×2倍泰坦蟒蛇体重,那就是8吨的重量。庞大的体型需要庞大的猎物。这样的体重可以轻易的猎杀海豹、海狮和海豚。所以应该在海豹和海象集中出没的地方,能够找到这些海蛇的踪迹。但是目前没有一起目击证据。

海洋里还有很多长得非常长的动物,比如说像皇带鱼,海鳗等等。这些动物有可能被目击为大海蛇。澳大利亚的海滩上曾经搁浅过长达8米的皇带鱼,英国普利茅斯港的渔民也捕获过长达6米的海鳗。

》爬行类是一种变温动物,生理活动是受到温度控制的。

大的爬行类,比如说是现存的大鳄鱼、史前泰坦巨蟒,就只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它们产卵和孵化也必须在岸上。

南北极的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大洋底部汇集,在几千米的深海里,那里的水温长期保持在10度以下,所以也不适合大型的两栖、爬行动物活动。如此深的水里活动的,只能是鱼类、章鱼等头足类,以及追捕猎物的恒温动物如抹香鲸。

爬行类在陆地上的运动天赋不如哺乳动物,在水里的运动天赋不如鱼类。

在水里游动最快的鱼类都具有流线型的身体。海蛇这种长条状的体型是绝对不具备高速能力的。实际上皇带鱼和海鳗也游不快。

如果存在大海蛇的话,捕猎方式应该是属于伏击型的。陆地上生活的蛇类,海洋里的皇带鱼、海鳗,捕猎方式都属于伏击型。

》最适合大海蛇生存的环境,应该在热带的表层海水中。

而供海蛇隐藏和伏击猎物的必然是岛礁的附近,那么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或者是印度尼西亚这样岛屿密布的地方,应该最容易发现大海蛇。

那里是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的地方,在上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但是所有大海蛇的传说那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只是在深海中远洋的水手,才有发现大海蛇的目击记录,这种传说带着很大的传奇和不确定性。

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中,归属于冷血爬行类的大海蛇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平行宇宙来的其他蛇类。

龙王鲸是一种生活在几千万年前的食肉鲸类,身体呈细长的状态,其骨骼化石曾经被误认为是海蛇的化石。

那现在深海中航行的水手,可能确实看到了某种庞然大物,也许在深海中生活着一种身体长条状的庞然大物,它们绝对不可能是冷血动物,也有可能是远古时期恐龙、或者是龙王鲸留下来的后代。

一、你遇到过最大的淡水鱼有多大?

为了将我们国家里的淡水鱼巨物资源展示给广大钓友观看,小编整理不少全国各地的巨物资料分几次发表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踊跃讨论交流。也顺便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严厉打击电鱼,毒鱼和炸鱼等非法行为,为我们国家水域里的野生鱼类能有生存和成为巨物的机会,让这些图片不仅仅只是传说和历史。

淡水巨物系列的文章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钓友的支持,其实小编最希望的是大家看的不是热闹,而是问题。所以强烈呼吁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鱼行为,希望让我们的后代依然可以有机会去邂逅这些巨物。

言归正传,下面开始介绍这次的淡水鱼纪录,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巨物信息可以交流和分享。

1,54斤黄河鲤鱼,甘肃

2,38斤黑鱼,云南

3,320斤鲟鱼,辽宁

4,88斤青鱼,江西

5,11.5斤芝麻剑,广西

6,2.4斤刀鳅

好了,回答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有淡水巨物更多或更大纪录的朋友欢迎评论交流哦

更多钓鱼相关信息请加关注哦







二、如果鲶鱼一直养的话,能长到多少斤?

2005年,泰国的捕鱼小队在湄公河捕获了一条586斤重的“食人鲶”,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捕获的最大的淡水鱼,它的体重完全可以媲美狮子、老虎,更令人匪夷所思是,渔民们还在这条鲶鱼的胃里发现了一小截牛骨,很难想象它是怎么吃进去的。

据说,为了捕获这条巨型鲶鱼,捕鱼小队用了整整3个多小时都没更能成功,后来只能将其杀死才结束了这场战斗,最后这条巨型鲶鱼被当地的村民直接瓜分,成为了人类的一顿美餐。

世界上最大的鲶鱼

鲶鱼又叫胡子鱼,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六须鲶鱼和湄公河鲶鱼体型最大,这两种鲶鱼在没有天敌和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长到2米多,体重超过200斤,而且它们性格凶猛,战斗力彪悍,还拥有一张长着几百颗牙齿的血盆大口,简直就是“水中猛虎”。

鲶鱼的外形很奇特,全身没有一块鳞片,最关键的是,鲶鱼这种生物几乎可以无限生长,没有人知道它们的体型上限在哪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鲶鱼就是开头提到的湄公河鲶鱼,它的体长2.7米,体重586斤,比鳄鱼还大,如果人类在游泳中和它遭遇,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此外,在已经废弃的切尔诺贝利还生活着许多六须鲶鱼,这些鲶鱼因为没有人类的捕食而肆意生长,2米多长的鲶鱼比比皆是,还被曾经来此考察的科学家误认为变异生物,直到经过仔细调查后,才真相大白。

那么,鲶鱼为什么能长这么大呢

作为食肉性鱼类,鲶鱼一共有2400多个品种,有的品种长到20斤就无法生长了,而有的品种长到200-300多斤才算正常,它们的体型受到周围环境制约,主要有以下5点。

1.鲶鱼极其能吃,而且从不挑食

鲶鱼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大嘴巴和大肚子,鲶鱼的嘴巴是全身最宽的地方,可以让它们轻松把食物吞下,而鲶鱼的大肚子则可以保证它们能一次性吃掉大量食物,而且不会撑破肚皮。

鲶鱼还是一种战斗力极强的捕食者,它们极其贪吃,凡是没有嘴巴大的食物,都会被它们列入到菜谱中,比如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以及蛇类、水鸟、水生昆虫、蚌类等等,甚至它们还会像鳄鱼一样潜伏在岸边,通过自身散发出的腥味来诱捕老鼠,但与鳄鱼不同的是,鲶鱼在捕猎的时候,是可以将猎物直接吞咽下去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鲶鱼还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们白天会躲在河底休息,到了晚上才会去四处觅食,而且作为捕食达人,鲶鱼的攻击力极强,它们的嘴巴遍布着几百颗密密麻麻的细牙,虽然并不锋利,但足以将猎物牢牢锁住,进而吞咽下去。

此外,为弥补视力不足的问题,鲶鱼的上下颌各长着一套触须,用来判断食物的方位,从而准确的捕捉猎物,而且鲶鱼还是一种天气越热,食量越大的鱼类,它们在食物不充足的时候,甚至连腐肉和垃圾都会吞食,反正就是一点都不挑食。

2.鲶鱼的成长速度极快

鲶鱼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淡水鱼,远超四大家鱼,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小型鱼塘,原本鱼塘中有很多草鱼和鲫鱼,后来村长在外边买了200多条鲶鱼鱼苗丢了进去,结果仅仅一年,这些鲶鱼就长到了4-5斤重,还导致其他鱼类数量锐减,让村里人吃了许多年的鲶鱼炖茄子。

通常来说,鲶鱼的生长速度和水温的关系极大,一旦水温降至10度以下,鲶鱼就不会觅食了,只会呆在水底,这严重影响它们的发育,毕竟鲶鱼是靠着不停吃饭才能长大的物种。

不过,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鲶鱼的生长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它们出生后的一年就能长到5斤重,长到30斤也不过6年的时间,要知道鲶鱼足足有70多年,所以在无限制的情况下,一些大型鲶鱼的体重可以轻松超过300斤,这种成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人工养殖的鲶鱼一般只会长到20斤,即便是在食物和水温都很完美的条件下也很难持续长大,但是长到20斤所花费的时间,要比野生鲶鱼少很多。

3.鲶鱼生存能力极其强悍

有一种鲶鱼叫做塘鲺,它们被称为鲶鱼中的“小强”,因为它们是生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只要有食物就能活下去,即便没有食物它们也能坚持半年的时间,顽强的让人震惊,而且塘鲺对生存环境也没有要求,即使是在污水中也能存活下去。

而臭水沟对塘鲺来说更是像家一样,所以就算环境再恶劣,它们也不会轻易死去,甚至还有人说塘鲺根本不用喂食,它们就算吃动物的粪便也能长大。

除了塘鲺外,其他鲶鱼的生命力也很强,因为鲶鱼会吃一些比较脏的东西,比如垃圾、腐肉和腐烂的食物,这也东西它们都可以正常消化,所以很多鲶鱼体内的重金属都会严重超标。

而且鲶鱼的繁殖能力也异常强大,以六须鲶鱼举例,它们一岁就能产卵,一次能产30万枚黄色的鱼卵,而且还喜欢把鱼卵含在嘴里,它们还能凭借庞大的体型,将产卵地附近的鱼类全部驱逐,以保证鱼卵可以正常的孵化。

除此之外,鲶鱼的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强大,它们拥有一个可以探查水流和猎物的“侧线”,还有像雷达一样可以探测信息的胡须,感知能力极其出色。

4.成年后的鲶鱼没有天敌

一般来说,鱼类的天敌都是比它们更大的动物,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鲶鱼在成年后几乎没有天敌,而且鲶鱼强大的战斗力,让寻常鱼类只能成为它们的食物,甚至一些以鱼类为食的鸟类,面对鲶鱼的血盆大口,只能瑟瑟发抖,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在没有人类的干预下,鲶鱼可以肆无忌惮的生长,再加上它们那惊人的食量,导致长的像猪一样肥。鲶鱼的防御力也十分强大,虽然它们身体没有鱼鳞保护,但是巨大的体型赋予了它们厚实的皮肤,一些普通的攻击根本无法破开它们的防御。

此外,鲶鱼的身体表面分布着很多黏液,让它们的身体光滑无比,很难被人抓住,鲶鱼皮肤上的粘液还能让它们在游泳的时候减少与水的摩擦,加快游泳速度,同时还能保护它们不被水中的细菌侵蚀,这也是鲶鱼可以在污水中正常生活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有些鲶鱼产下的卵还具有一定的毒素,寻常的鱼类或者水鸟一旦吃下去,很可能一命呜呼,所以久而久之,很多动物都不在去食用鲶鱼的鱼卵了。

鲶鱼不止体型大这一个特点,它们还能寄生、放电,甚至还能变成金黄色

世界上的鲶鱼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4种,分别是:土鲶、大口鲶、塘鲺、埃及鲶,除此之外,鲶鱼还有很多不以体型为主的品种。

1.寄生鲶

寄生鲶生活在亚马逊流域中,它们体长还不到1厘米,但它们却是亚马逊流域最恐怖存在,被当地土著称为魔鬼鱼,因为它们喜欢寄生在鱼类的鳃腔内生活,通过吸食血肉为生。

而且最可怕的是,寄生鲶还特别喜欢钻入人类的尿道中,还喜欢用牙齿撕咬里面血肉,直到留下一个空空的小洞,才会罢休,其可怕程度远超食人鱼,令人谈之色变。

2.红尾鲶

红尾鲶也生活亚马逊流域,它们是一种性格极其凶猛的食肉性鱼类,成年后体长可达1米,而且战斗力强大,经常捕食一些小型的鱼类。

最重要的是,红尾鲶的颜值非常高,外表俊美,嘴上有6对漂亮的白须,而且体态优雅,色彩斑斓,有时候还会发出像猫一样的叫声,因此被很多国家引进,并当成观赏鱼饲养起来。

3.电鲶

电鲶是刚果河的特有品种,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会放电的鲶鱼,成年电鲶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可达40斤,周身无鳞片。根据专家研究发现,电鲶的发电器官位于背部,由数百万个电板组成,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最高可发出450伏特的电力,甚至能直接将野牛电晕,可见其威力之强。

电鲶还能预防地震,因为它们的发电器官会在地震前感到强烈的波动,导致电鲶四处乱窜,所以当地人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是否会出现地震。

4.黄金鲶

黄金鲶鱼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鲶鱼,据说一百万只鲶鱼中才会出现一条,十分珍贵。最近一次发现黄金鲶,还是在长江水域的一个小镇上,是一位渔民捕获的,不过这条黄金鲶的体重只有5斤,只能算是一条小鱼,但是因为过于稀少,所以价值不菲,是用钱买不来的。

鲶鱼的价值

吃过鲶鱼的人都知道,鲶鱼的肉质非常鲜美,鱼刺还很少,而且营养丰富,据统计每10克鲶鱼肉中含有大约1.5克蛋白质,而且鱼肉味甘性温,被称为鱼中珍品,非常适合营养不良的人食用。此外鲶鱼的生长周期很短,而且还非常好养活,一年可以生产两次,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总之:

鲶鱼是一种越长越大的鱼类,如果鲶鱼一直养,甚至能长到500-600斤重,十分惊人,这是因为鲶鱼几乎什么都吃,而且它们的生长速度实在太快了,短短几年就会变成大鱼。

而且鲶鱼几乎没有天敌,巨大的体型在淡水流域中简直就是无敌般的存在,再加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一旦环境合适,鲶鱼就可以随意增长,越长越大,直到成为一条巨无霸。

最后,你对巨型鲶鱼有什么看法,吃过的鲶鱼有多大?

三、罕见!江豚首次群现武汉,四川惊现6斤重娃娃鱼,这意味着什么?

2022年3月22日零点,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城灯火通明,居民陈太兵吃完饭后与朋友沿着鲹鱼河河堤散步,在行经彩虹桥的拦河坝时被河滩上泛起的巨大浪花吸引,陈太兵和朋友走下河岸去一探究竟,结果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娃娃鱼,体重约有6斤。

陈太兵立即致电给了会东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以及民警赶到现场后,初步判断这是一条罕见的野生娃娃鱼,随即众人一起将其放生在了鲹鱼河中。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如此大的娃娃鱼确实罕见,而且野生娃娃鱼本就是极危物种,更为罕见。就在大家对这条娃娃鱼议论纷纷时,第二天上午9点,武汉江夏金口江段也传来了好消息:渔政执法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日常巡查时,意外在该江段发现了成群的江豚在玩耍嬉戏,江面上波光粼粼,小鱼小虾在江豚的追逐下时而跳出水面。

要知道江豚与娃娃鱼一样都是我国独有且极危的物种,野生种群非常的稀少,这一消息更是让网友们沸腾不已。那么,问题来了,两个极危物种的罕见现身,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稀有物种

01 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由于它们仅分布在我国的局部地区,因此又称为中国大鲵,属于我国的特有种。娃娃鱼并不是真的鱼,就像鳄鱼不是鱼一样,只是因为它喜欢栖息在水中,才有了“鱼”的叫法,而“娃娃”来自于它们的叫声酷似小娃娃的哭声。

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虽然上面在四川发现的已经很大了,但实际上,在野生环境下,娃娃鱼最大能长到1.8米,体重能达到30公斤,一般情况下,成年的大鲵体长在65厘米左右,体重在5-6公斤之间。

娃娃鱼的寿命比较长,在野生环境下其最长寿命可达60年,这在两栖动物中,已经算是“寿星”级别的了。从外观上看,娃娃鱼的体背呈棕褐色,有明显的黑色斑块,身体扁宽,头上有成对的疣突,鼻孔和眼睛非常的小,口大。

娃娃鱼属于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主要以水中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由于其眼睛高度退化,视力很差,所以它们觅食主要是靠嗅觉和触觉来捕猎猎物。

从分布上看,娃娃鱼在我国的分布曾经非常的广泛,在河南、河北、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浙江、两广、江西等省份内都有野生种群分布,共有5个不同的种。

但是,自古以来,娃娃鱼因为其特殊的长相、叫声就被人认为肉有特殊的功效,所以从古代开始,娃娃鱼就被人大量地捕杀用来食用,这导致了娃娃鱼的野生分布越来越少,自然分布地也由广泛分布变为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的支流中。

从栖息环境的选择上看,娃娃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它们特别喜欢栖息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

02 江豚

早在2018年以前,江豚严格意义上说是指鼠海豚科江豚属下的唯一一个物种-窄脊江豚,而窄脊江豚有两个亚种: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其中东亚江豚生活在台湾海峡的沿岸海域,而长江江豚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水域中。

不过根据科学家对这两个江豚亚种的基因测定发现,二者在基因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于是在2018年4月,长江江豚与东亚江豚都升级为独立的种。

长江江豚是一种小型的海豚,其体长平均在1.6米左右,体重平均在160公斤左右,这个体长和体重比例,就是它被称为“江猪”的原因。

与其他的海豚一样,长江江豚也非常喜欢群居,在上世纪,科学家们曾经观测到过一个大型的江豚群,由87头江豚组成。原本的长江江豚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但是随着长江渔业捕捞的加剧,以及航运船只的影响,长江江豚的数量大幅度的下降,到了2013年,其野生种群数量已经不足1000头,长江江豚正式的成为了极危物种。

江豚和娃娃鱼的现身意味着什么?

此次在四川发现娃娃鱼其实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之所以说意料之中,原因是四川原本就是娃娃鱼的天然分布地。除了3月份发现的这一条娃娃鱼外,其实早在2017年,四川泸州赤水河流域也发现过巨型娃娃鱼。

在2017年的3月份(同样的月份),合江县实录镇当地一条流向赤水河的小溪边,一位村民发现了一条“怪鱼”,随即报警,当地的渔业部门赶赴现场后,发现这是一条野生娃娃鱼,其体长为1米,体重18斤,比这次发现的娃娃鱼还要大。

意料之外是因为四川会东县的鲹鱼河中从未有发现娃娃鱼的报道。不过,这娃娃鱼的出现最起码意味着鲹鱼河的水质非常的好,而且其中的鱼类资源也很丰富,不然娃娃鱼是无法生存的。

当然,这也离不开我国“禁渔令”的发布的功劳,就像2017年四川泸州发现的娃娃鱼,就是在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要求对泸州市合江县赤水河河口以上流域全面禁渔,为期10年)后的2月出现的。

其实长江江豚的群现武汉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国的农业部在2021年正式宣布将长江流域的禁渔期定为10年,而今年是禁渔的第二年。长江以及我国许多野生水体的禁渔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因为由于过量的渔业捕捞,我国许多鱼类都在受着生存的威胁,尤其是长江江豚。

禁渔令颁布后,人对长江江豚的打扰越来越少,再加上它们的野生种群依然有一定的数量(2020年的不足1000头),所以没有人的打扰后,它们依然可以自由的繁殖,慢慢的恢复种群数量。

总结

无论是江豚群现武汉,还是四川惊现6斤娃娃鱼都是我国禁渔和对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的成果。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宝贵的野生动物,比如同样在长江流域的白鱀豚,它们早在20世纪初还有超过5000头的数量,但是在无节制的捕鱼和航运的影响下,到了20世纪末,它们就只剩下了十几头。

虽然在2002年,长江曾经有过禁渔,但是短短的3个月后,换来的是更加无节制的捕捞,最终使得白鱀豚在2007年就功能性灭绝。

希望在这10年的禁渔期中,我们看到的不止是江豚、娃娃鱼,还有白鱀豚。

四、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就是用人鱼制作的膏,脂肪含量高,以之制作燃料,燃烧时间长。但“人鱼”是什么?存在争议。有以下说法。

一,一种人身鱼尾的神奇海洋动物。

以《太平广记》所载最为神奇:

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出《洽闻记》)

东海有一种人鱼,按照现代观点,这是一种标准的美人鱼。

这种美人鱼能长到五、六尺长。长得非常像人。有鼻子有眼,还长有手,有美女的头。无非就是没有脚,有鱼的尾巴。皮肤像白玉一样洁白,上面有非常美丽的细细的绒毛。居住在海边的单身男人,把美人鱼捕捞上来,养在池子里,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这些美人鱼解决他们自己的生理方面的需求。而这些美人鱼也可以像正常的女子一样与人交合,并且还不伤人。

这种美人鱼,很好地解决了海边的男光棍的问题。但作为她们而言,被捕捞上来,处于一种完全失去人鱼自由的、成为奴役的状态。

根据这个记载,这是一种非常类似于人类的海洋生物。

又据《太平御览》卷引《博物志》:

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海里面有一种鲛人,非常善于纺织,且滴泪能成为珍珠。唐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有“沧海月明珠有泪”之说,就是从此而来。

而《述异记》则有相似的记载:

"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鲛人又名“泉客”,他们在水下纺织的蛟绡纱,入水不湿,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搜神记》记载的鲛人,与上述记载略有不同:

“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有一种住在水里的有点像鱼的人,不仅善于纺织,而且能哭,泪珠成为珍珠。

这说明:鲛人是一种海洋高等智慧生物。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制作成精美的防水纺织品。

如果这种说法有一丝的可信度的话,可能他们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只不过经过进化,一部分人类进入到陆地上,另一部分人类,仍然留在水中,就是所谓的“鲛人”。

也有可能他们就是海岛上的原始未开化的人类,在不断的传说中被神化了。

又据《异物志》载:

“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

描述的是一种人形的鱼。秦始皇冢中的人鱼膏,原材料就来自于这种海洋生物。

据传说,这种海洋动物的油燃点极低,只用一滴则能够连续燃烧好几天。所以,秦始皇陵中,就用这种生物的脂肪,做成燃料,制作了长明灯。

而《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提到过一个“氐人国”: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这几种说法,传奇色彩都很强烈,但并无科学依据的支撑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在秦始皇那个年代,海里面当真有一种长得有点像人的海洋生物,也有可能现在已经灭绝了。

二,娃娃鱼。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墓中,制作蜡烛的原材料是人鱼的油膏,可以长久照明。

又据《山海经》:

龙侯之山,决水出焉。其中多人鱼,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从这个描述看,这种人鱼有4只脚,声音像婴儿。吃了这种生物可以治病。

类似的还有《史记集解》中载:

“人鱼似鲇,四脚”。

这二个描写都非常像是娃娃鱼。

所以有人认为:人鱼膏是以娃娃鱼的脂肪为材料而制作。

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不过照我看来,这个可信度不高。因为娃娃鱼的脂肪本身就不多,和其他水生动物的脂肪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用娃娃鱼的脂肪做长明灯,必将要捕杀大量的娃娃鱼,在秦朝那种条件下,能不能捕杀到这么多的娃娃鱼,很令人怀疑。而且完全没有必要。

三,鲸鱼。

秦始皇三十七年时,秦始皇东巡途中,射杀了海中的一只巨鱼,有记载说射杀的是一条“蛟”。

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有人推测,当时秦始皇射杀的是一条鲸鱼。

如果这个可能性存在的话,秦始皇的随从们很有可能像对待其他猎物一样,解剖了这只鲸鱼,从而提取了它身上的皮肉、油脂等,也许顺便就用这个怪物的脑油制成了长明灯。

据估计,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每小时可燃烧7.78克。则一立方米的鲸鱼脑油可燃烧五千天,确保地宫中“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捕杀的那条巨大的鱼,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并不能必然推测出是哪一种鱼类。由于古人认知海洋生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据我推测,既然是一条大鱼,很有可能是海豚、鲨鱼之内,也不排除是比较小的鲸鱼。但绝不可能是抹香精那样的庞然大物。身长达到18米,体重能达到50吨。以秦始皇的捕猎水平,我估计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五、“河童”这种生物为什么会存在于日本的传说中呢,世界上其他地区有类似的生物吗?它的原型是什么?

邪灵河童会吃游泳者的内脏?中国和日本都有这种怪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2009,地处嘉陵江边的广安市出了一件怪事。下午一点,嘉陵江巡警大队接到一条出警通知:有市民报案称在嘉陵江发现一个怪东西,有许多村民正在围观,要求巡警立即出警处置。随后,正在值班的区公安巡警大队接处警中队长刘和平,立即率领黄榜斌等民警火速赶往现场。现场已经围了一大群为首的是一个老汉,此时他还在激动地大声解释刚才的事。民警出示警官证,向这个周姓老汉了解情况。但老汉情绪过于激动,一时间语无伦次,民警听了很久也不明要领。

傍边的群众说:这个老汉刚才跟我们说,他在嘉陵江边种地,无意中看到江边小沟里面有个像狗一样的东西。这个狗只有头部和颈部在水面上,长时间停着不动。周老汉一时觉得有趣,就跑到沟渠边,喊了两声。这个狗转头盯着他看了一会,但还是不动。周老汉仔细看,发现狗很不同寻常。

他的嘴巴似乎是尖尖的,头不像狗头,倒像是猴子的头。周老汉就更好奇了,他跑到沟渠边,拿起锄头拨弄了那个狗一下。谁知道,那个狗发出一声尖利的叫声,然后突然从水里面高出一截。周老汉清楚的看到,这根本就不是狗,而是一个怪物。他很像一个小孩,但嘴巴是尖尖的,头是圆圆的,全身黏糊糊的,像青蛙一样。更让人吃惊的是,狗有着猴子一样的手臂。他用力一下,将周老汉的锄头打掉,然后一个猛子扎入水里,不知去向。在他翻身的时候,周老汉清楚的看到他有一个乌龟一样的壳,而且他的手不是猴子那样的手指,而是类似于青蛙的蹼。

周老汉大惊之下,一跤跌倒,差点混入水中。站起来,他就大喊大叫,说见到了怪物。几个路人围过来,看了一会,这个怪物已经游到嘉陵江中。他们几个人对着怪物指指点点,那个怪物突然又叫了一声,扎入水中,再也看不到了!

民警听了这番描述,也半天回不过神来。中队长刘和平问:你们是不是看错了,就是个狗吧。谁知道,一个年轻人拿出他的手机,放给中队长刘和平看。视频确实看到一个模糊的东西在江中,像是猴子猴子虽然会游泳,谁见到过猴子游江的?

当地记者知道这件事后,要来了这个手机视频,交给四川的动物学家。动物学家看了很久,明确表示这不是猴子也不是狗。正当记者莫名其妙的时候,动物学家突然说:我看,这是一个河童!

河童?河童是什么?

其实,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什么是河童。

大家都听过《西门豹》的故事吧。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破除的祭祀,就是祭祀给所谓的河神就是河童。

河童的传说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之久,最早起源自中国黄河流域的上游!

传说中,河童是生活在水中,半正半邪的生物。根据古书《幽明录》上的记载这种生物名叫「水虫」,又名「虫童」或「水精」。他的外形酷似裸体的孩子,有的像三四岁,有的则像十一二岁。他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也有双手和双腿。

不过,河童不是人类,他的皮肤是湿润的,一旦离开水皮肤就干涸,它就会死。这酷似两栖动物,用皮肤呼吸。

河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有个凹陷,像盆一样。传说认为:河童头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则无勇力。

河童有时邪恶,有时善良,但大部分时候他是邪恶的。平时河童基本都在水中,依靠鱼虾为生,不会随便上岸。

一旦长时间上岸,河童皮肤就会干掉,很容易死去。虽多吃鱼虾,但河童并非完全肉食动物,他们很多时候也吃莲藕、西瓜、苹果等瓜果蔬菜。河童最喜欢的就是黄瓜,见到黄瓜就会忘记一切,甚至冒险去摘取。今天的日本人,还把腌黄瓜叫做绿河童!

河童有时候邪恶,但胆子不大,很多时候比较胆小,只能暗中使坏。

不过,一旦遇到洪水泛滥的时候,河童们就一反常态,会大量的害人。

上面说到的西门豹的故事,就是邺城洪水泛滥,才会多次用活人祭祀河童。传说河童如果吃了祭祀活人的肉,短期内就不会作乱。

中国河童传说最早是在黄河中上游,后来陆续在长江中下游也有发现河童。其中,尤其以十年有九年泛滥的湖北省鄂中地区最多。

当地人认为河童是邪恶的怪物!平时他们埋伏在江河和池塘里,暗中偷袭人类和牲口。河童比较矮小,他们不敢袭击大的牲口,只敢将鸡鸭最多就是羊拖入水中淹死,然后吃掉他们的内脏。所有的河童都非常害怕牛,因为牛的体型巨大,力量又强,河童们不是他的对手。水牛还会游泳,一旦惹恼了他,就会在水里追击河童。

河童一旦发现周边有牛出现,就会躲藏起来。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会袭击人类。由于不是成年人的对手,河童专门袭击在水边玩耍的儿童,将他们拖入水中淹死,然后吃掉他们的内脏。

有时候,河童也会在水中偷袭游泳的成年人。河童会突然抓住这些人的脚,让他们无法游动,被活活淹死。

以上,都是河童的日常的表现。

每当洪水发作,河童就变得特别猖獗。

传说中,鄂中大洪水时,河童不四处出动,将牛马等大牲口拖入水中淹死,甚至敢于袭击成年人。

清朝时期,一个杨姓农妇回忆让人震惊。当时她家傍边的河堤突然垮塌,河水冲过来,将他的丈夫孩子全部卷走,她自己抱住一棵大树才侥幸生还。她在大树上困了1天1夜,疲惫之下靠着数睡着了。睡眠中,农妇突然赶到有人用力拉她的脚。他睁开眼睛一看,惊得浑身发抖。拉她脚的是像小孩一样的怪物,浑身黏糊糊的,嘴巴是尖尖的,眼里露出邪恶的光。怪物用力拉扯她,似乎要将她拖入水中。农妇情急之下,用尽全力一脚将河童踢入水中,随后拼命爬到大树的高处。河童不死心,围着大树转了好几个圈,和农妇对峙。几十分钟后,河童不敢再爬上去,只能潜入水中走了。

在同一场大水中,也有其他人目睹河童大嚼被淹死的马内脏,甚至还吃淹死的人。

有意思的是,河童的记载并非中国独有。看看

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有很多关于河童的传说。

传说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里,根据民俗学者石川纯一郎的研究资料,河童传说分布极广,包括日本的东北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关西的石川富山县、中国地方(日本的地名)、四国地方、北九州岛地方、九州岛的佐贺宫崎县以及奄美诸岛和冲绳县。几乎只要有日本人的地方,就有河童的传说。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山岛民谭集》里也写过一篇「河童驹引」(河童把马拉进河里的传说)的研究,说它的形体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脚似鸭掌,头顶凹陷处像顶着一个碟子,无论是水中或是陆地上,只要碟子里面的水不干涸,则力大无穷能与人或马角力,所以说在日本有句俗话形容天大的灾难,就叫做「河童灭顶」。虽然日本全国各地都有河童出没的传言,不过其中却以琵琶湖的河童传说起源最早、也最为正统,其附近的安土寺里甚至藏有河童的木乃伊。

这是至今关于河童最直接的证据!

据说琵琶湖中栖息着各种不同种类的河童,其中一些「品行」较差的河童,每年都害许多无辜的人溺毙。不过,这些河童大部分时候并不是为了吃人,仅仅是因为恶作剧。

河童极少有一群行动的。日本人认为,一群河童凑在一起,就会有很大的力量,会为祸人类。

据说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头目,带领着河童一族从日本中部辗转来到九州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的地方住了下来。他经常率领着部下出现在村庄边,大肆袭击人类和牲口,由于他拥有能够将马拉到河边的怪力,所以村里的人都敌不过他。知道此事极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决定和河童决战。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幼时曾跟随丰臣秀吉将运,与柴田胜家殊死之战时,展露其高超的武艺。在关原之战一役投奔德川家康,战后成为熊本城的城主,以勇猛善战和城堡建筑闻名于世。

加藤清正为了打败河童一族,不仅在河川里放毒,还组织大量农民把烧烫的石头往水池里丢,让河童们四处逃避。

最后,他用大量的水果,引来了了河童最讨厌的山猿,对他们群起攻之。河童是最怕山猿的,因为河童的行动较慢,山猿则非常迅速。河童和山猿经常发生厮打,每次都是河童吃亏。最终,河童无法在这里生存,一部死于水中,大部分离开了这里。

为什么日本河童如此出名?还是在于日本国,有相当数量的河童木乃伊存在。

最著名的河童木乃伊,基本都在九州。传说全日本的人都比较害怕河童,一般不敢攻击河童,但九州人最强悍,他们经常和河童对战,杀死了不少河童,获得了一些他们的尸体。

最为著名的河童木乃伊,是佐贺县伊万里的松浦酒造所搜藏的。这个木乃伊高大概是0.5米,样子同传说中极为相似。外观看起来像猿猴,头顶上有个碟子状的凹陷处,长得像怪物一样的河童。日本动物学家曾认为这是猿猴的木乃伊,后来经过X光透视,发现这个木乃伊的骨骼同猿猴有很大区别。

日本学者目前肯定这个木乃伊不是猿猴,也认为不是什么河童,而可能是某种不知名的灵长类动物。

有意思的是,河童的木乃伊在日本真的不少。

2004年,日本宫崎县“都城岛津传承馆”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岛津家族从江户时代传承至今的“河童手足”。由于实物已经变成木乃伊,“河童手足”的真伪成为关照焦点。传承馆表示希望大家亲眼来确认是不是真的。

此次公开的木乃伊化的河童手足有两只,一只长8厘米,另一只长15厘米,传承馆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只是手,哪一只是脚,传说中的手足蹼也没有。

据传承馆透露,大约在1818年-1830年期间,一名岛津家族的武士在现在的宫崎县三股町的河岸边用刀砍死了1个河童。当时这名武士正在河边饮马,1个河童突然从水中冲出,拖拽马匹入水。武士惊怒之下,用武士刀对河童猛砍几刀,斩下了他的一手一足。河童受重伤后,跳入水中逃走。传说河童的血有毒,武士被河童血溅满全身,回去便身患重病。

一名友人为祈祷其康复特意请来巫医,该武士慢慢康复。作为答谢礼,这名友人收到了“河童”的手足,并将它献给了都城的岛津家族大名。

2004年,都城岛津家将河童手足和1万件古文书、工艺品捐赠给了都城市。

除了这些木乃伊以外,之前最有名的是大阪寺庙内的河童木乃伊。不过,由于大量民众到寺庙去观看,而不去礼佛。寺庙僧侣将木乃伊锁了起来,拒绝外界采访。

80岁巨型娃娃鱼

日本近代目击河童的事件就很少了。同中国一样,日本在工业化的同时,大部分河流严重污染,很多河流被填埋、即便河童真的存在,也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最近一次目睹河童,就是1991年。

1991年6月30日,宫崎县发生了河童目击事件。当天,住在宫崎县的松本,买好了东西返回到家中。刚打开门,他突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腐烂气味,恶心极了,房间里还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脚印。松本仔细观察这些奇怪的脚印,他发现,这些脚印长度为12厘米左右,步幅约为60厘米,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脚印都只有三个脚趾,脚趾之间好像还有蹼一样的东西。

松本觉得肯定是有什么动物闯入了自己家中,于是他跟着脚印追了出去。在屋外,松本果然看到了搞破坏的动物,它身高约为1米,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孩子,长得像人也像猿猴,手脚上都有蹼,背上驮着龟背一样的甲壳。松本从未看到过这么奇怪的动物,于是赶紧拿出相机拍了照片。

照片公布后,很多人都说照片中的怪物就是传说中的河童,于是,在日本立即掀起了寻找河童的热潮。远野市的远野电视台甚至出价1000万日元,发起了捕捉河童的运动,可惜的是,始终没人能拿到这笔钱,因为这个生活再也没有出现。

对于河童,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 动物学家认为,所谓河童多是人的错觉,他们基本都是各种类的猴子。在长江和黄河边的很多猴子会游泳,他们为了寻找水果树方,往往会做长距离游动。由于白天人类很多,猴类怕被人类捕杀,多在夜晚游泳。晚上人看到水中游动的猴子的影子,很多时候就误认为这是河童。

第二, 动物学家认为,所谓河童,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的大蜥蜴或者巨型娃娃鱼。这两种动物都是两栖的,平时大部分生活在河边和池塘。这两种动物都是食肉的,尤其大蜥蜴性情凶猛,可能会袭击鸡鸭之类的家禽。平时他们多卧在水中,只有头部和肩部露出水面,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河童。

第三, 河童是某种未知生物。中日都有大量关于河童的回忆,甚至还有多个木乃伊存在,正常来说不会两国人合力编造这种故事。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河童可能是一种远古时期存在的未知生物,可能是猿类的一种分支。科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可能在几百年前还有少量存在,但近代应该早已灭绝。

六、苏伊士运河有多大多深,都能经得起美军航母的通过?

苏伊士运河现在最大可以通航24万吨船舶,通过10万吨的航母当然小意思

苏伊士运河在1869年建成之初,最大水深只有8米,只能通行最大排水量5000吨的船舶。但是随着世界航运的发展,先后经历多次拓宽和加深。到2010年之后,已经挖掘成最大水深24米,宽度313米,最大允许通航24万吨船舶的超级运河。1956年到2010年的苏伊士运河历次拓宽情况。

2010年之后苏伊士运河最大允许通过吃水20.8米,水线宽度68米,最大排水量24万吨的船舶通过。而美国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航母最大吃水11.3米,水线宽度40.8米(76.8米是甲板宽度),安全通航一点问题都没有。20.8万吨的马耳他籍货船马可波罗号正在通过苏伊士运河,跟超级货船相比,航空母舰只是个小萝莉。

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最赚钱的收费站,其在2014年的时候就可以给埃及政府提供超过50亿美元的通航费,也正是利润丰厚的通行费用,刺激埃及政府不断拓宽加深苏伊士运河。埃及政府投入85亿美元,在苏伊士运河中心航线上,挖掘一条长72公里的的新苏伊士运河。新苏伊士运河允许通航能力跟原先拓宽后的苏伊士运河一样,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苏伊士运河变成“双向车道”,这样使得通航能力大大增强,可以使平均等待通航时间从11个小时降低到3个小时,最大通航能力从46艘增加到97艘,埃及政府预计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收入到2023年可以增加到135亿美元。
新苏伊士运河最初计划用3年完工,但埃及政府等不及,要求在一年内完工,于是请全球著名的“基建狂魔”过来帮忙,最终新苏伊士运河仅用时11个月就完工。

同时,埃及政府也向某国学习,将苏伊士运河沿岸规划为“经济特区”,为吸引外商投资,还对苏伊士运河区内企业免收运河通行费等优惠政策,目前已经有80多家中国企业在这经济特区投资落户。

七、去英国旅游时去哪里游玩比较好?

真的没有去过啊,这个问题回答不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