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大家好,我是E姐,昨天立了个flag,不过现在看来……得亲手拆掉了。
恩,删掉了之前的稿件之后,爆手速写出了一篇
今天就先来和大家分享一部温暖的电影吧——
《生存家族》
适合“上到99下到刚会走”的全年龄段,尤其一家人一起看。
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一个中年大叔手持这部电影的海报,在人群密集处为电影打CALL。
画面感很强吼?
这个中年大叔就是《生存家族》的导演,矢口史靖。
三年前他的《哪儿啊哪儿啊神去村》,看得人一边笑一边觉得胸闷,成了很多人心中的近年日影最佳。
今年的这部《生存家族》看完后也有类似感觉。
一个灾难+公路的故事,镜头中没有一个死人。它很温情却细思极恐。
本来以为是废柴家族的逆袭故事
故事发生在现代东京一个极其普通的四口之家。
爸爸本事不大,在某公司做着没啥技术含量的工作。
妈妈是家庭主妇,生活的重心和日本多数女性一样,料理家务。
妈妈是日本影后深津绘里~就是《寄生兽》里的辣个老师~
妹妹下课在家,没事就抱着手机和小伙伴们聊美妆瘦身。
哥哥不爱说话,回家后耳机一戴,你们干啥都跟我没关系。
妹妹非常嫌弃外公从乡下寄来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产,
她宁可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方便食品。
妈妈呢,嘴上说着安抚外公的话,但习惯买超市里面加工好的食材,所以面对外公送来自己钓的活鱼,不敢下刀。
无论这娘儿俩怎么咋呼,一家之主仍然保持大将风范,吃着饭看电视,稳坐如泰山。
妈妈不敢杀鱼so求助?不管。
让你杀鱼不是让你吃鱼好嘛!这种男人真的是
母女俩被虫子吓到?不管。
爸爸内心OS:别吵吵,妨碍我看电视了!~
儿子放学回家直接进卧室?不行!反了你了!也不照照镜子看这家里谁最大!
到这儿这一家子的性格关键词差不多就都出来了:
爸爸:窝囊,慵懒,男权主义者。
妈妈:柔弱,温顺,说话无分量。
妹妹:爱美,任性,青春期。
哥哥:随性,寡淡,高冷脸。
这四口儿习惯了城市快节奏和便利生活。
白天各自工作、学习,晚上终于一家能聚在一起,却并不交流,身边的各种电子产品是消遣时间的途径,四个人关系看起来仿佛只是四个关系还可以的合租客。
嗯……这种稀疏平常的生活,是你嘛?
家庭关系都这么冷淡了,亲戚邻里之间更不用提。
于是……为了防止家庭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上帝爸爸决定给你们来点儿狠的——
停电!
因此,闹钟没响,爸爸不确定是不是上班迟到了。
妈妈没法做早饭。
哥哥的播放器不能陪他度过路上孤独的时光。
对手机不离手的妹妹,更是要了亲命了。
这只是个开始。
走出街的爸爸发现,这次停电的范围不止是他们家或者他们的小区,而是……整个东京!
电车停运,站台两侧挤满了等待通电的乘客。
不止电子设备停电,所有跟“电”沾边的东西全都罢工,包括电池、电瓶,甚至靠水泵用电的抽水马桶。
城市交通瘫痪,到处都是为上班而奔跑的大兄弟。
这里也包括四口之家的爸爸。他一路小跑到公司,
发现没电没法办公,
于是又腿儿回了家。
这才一天,作为唯一能正常使用的移动工具,自行车便坐地起价。
起初大家都以为只是暂时性断电,虽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至少城市还没混乱。
但三天之后,终于,开始不对劲儿了……
公司停工。
学校停课。
超市被抢购一空。
必不可缺的水也断了。
于是,整个东京开始陷入无序的状态。
高度依赖电力的东京,因为停电,瘫痪成了废墟。
至此,终于能确认这片儿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停电造成的“灾难”正式开始了……
原来是披着“灾难”外衣的教育片
小仙女是不是觉得的《生存家族》的“灾难”设定很亲民?
它没有视觉效果惊人的毁灭力,
《2012》
没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寄生虫,
《铁线虫入侵》
没有无法控制的僵尸病毒。
《请叫我英雄》
也没有“高精尖”的核恐怖。
《潘多拉》
《生存家族》不像一惯的灾难片,往人们正常生活中添加一些恐慌元素,正相反,它从人们生活中拿走了一样东西。
在没有这样东西之前,人类男耕女织,活得也算自在。
但当人们习惯了这样东西以后,再把它抽离,等待人类的不止是无序。
停电导致飞机无法起飞,等在机场外面的市民们暴乱
因为发展太快,生活太方便,现在随便是谁身上多少都有点城市病。
举一个最小的栗子,没有电之后,对E姐的小仙女们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看不到更新。(而你们的小仙女我就可以放大假了~)
《生存家族》里停电多日之后,东京食物逐渐短缺,连饮用水都开始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正因为这样,出于求生本能,生活在东京的这一家四口,决定去鹿儿岛投靠依山傍水自给自足的外公。
虽然决定要离开东京,但这四位显然过惯了城市生活,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把“逃难”当成了“度假”。
妹妹收拾了一堆花里胡哨的衣服,
哥哥认真打包自己的手机、笔记本等电子用品。
妈妈出门不忘涂防晒霜,
义正言辞教育三个不着调家庭成员的户主,也顶着一丝不乱的假发片。
不过,很快这几位就都变成了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可以说,这个故事利用一场看起来不算灾难的灾难,戳穿了“文明社会”里的贪婪、伪装与虚荣。
迁徙路上,坐地起价的不止自行车,还可以是矿泉水和食物。
起初货币还管点用,但当人们发现没有电的状态很可能会持续下去的时候,就变成了不等价的物物交换。
有人企图用劳力士和玛莎拉蒂换点粮食,却被米店老板赶了出去。
有钱了不起啊?“这些东西能填饱肚子吗?!”
后面抱着各种奢侈品想换实物的人也通通被赶走了。
越有钱的人生活质量下滑的越快,但对正常人来说难以忍受的日子,反而让一直生活在边缘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曾经被视为“废人”的盲人,现在没他们不行。
一群盲人奶奶靠带人过隧道赚取粮食。
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没有了道德标准的约束,甚至改善了生活质量,在池塘中抓鱼吃。
被嫌弃的原始生活方式,成了最能救命的稻草。
所以这部灾难片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转变,更是对文明社会中城市生活的反思。
拯救人的,居然是灾难!
片名中就有的“家族”二字,在影片刚开始,基本上算徒有虚名。
而这次迁徙,改变了这一家四口对生活的态度,才让家族从“有”到“实”。
不单是城市人的家庭观,电影里还有对现代人生存观、宠物观的思考。
整个故事很拧巴,却又异常和谐。
巧妙的角色设定
一家四口的属性前面已经说过了。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很明显,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改变的除了“在路上”的状态,还有对待彼此的方式和态度。
花枝招展的妹妹丢了自己没有用的衣服,改了挑食的毛病。
哥哥从对家人的漠不关心,变得有担当和责任感。
而最明显、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家庭中爸爸妈妈角色地位的转变。
大男子主义的爸爸正常生活时耀武扬威。
遇到灾难后起初强撑“户主”人设,而且他干的事儿挺让人讨厌的。
比如,要求大家对自己的指令绝对服从。
赶路时自顾自地骑在最前面。
自告奋勇带大家照着地图找路,发现走错后又发脾气又怪哥哥错拿旧地图。
晚上睡觉不管别人,冷了就把被子往自己身上扯。
自大地认为自己能像古人一样钻木取火,能找到可以食用的水源。
实际却因为喝了脏水逮哪儿拉哪儿,就别说钻木取火了。
一路上其他三个家庭成员默默在肚子里面积火,终于在爸爸指导的一次幻想破灭时爆发了——
老婆跟他说从路人那儿得到小道消息,大阪没有停电。
于是他就自作主张改变航线,带着一家人奔向大阪。
可到达大阪才发现,果然是谣言。大阪造成了一座空城。
幻想破灭,妹妹忍无可忍地发飙了。她要爸爸负责,爸爸条件反射般推卸责任。
感同身受的哥哥也加入diss爸爸的队伍中。
这时,本以为会劝架的妈妈说了一句:
你们第一天认识他吗?他就是这种个性的人啊!
这一刀是真的扎心啊老铁。
爸爸的颜面顿时扫地,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威严不保。
不过大概也是从这时候起,爸爸才开始反思自己对这个家庭的过失与未尽的责任。
所以才有了他为求食物的那次下跪。
这次下跪,跪丢了些许尊严,却跪回了家人对他的心
到后来甚至为家人不惜牺牲自己。
爸爸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段时间里,看似柔弱什么都不会的妈妈,慢慢用行动重建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先是用平时逛菜市场的技能砍价,用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一箱矿泉水。
后来用爸爸的酒换来路上的口粮。
这两样东西,尤其是那箱水,成了全家最重要的生存资产。
后面爸爸不在的一段时间,妈妈就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
城市里积累下来的矛盾,爆发在野外,也解决在野外。
妈妈变得强大,爸爸放下空架子真心为家人着想,孩子们不再任性自我而是理解帮助父母。
妹妹不再关心自己的形象,帮妈妈分担工作。
哥哥丢掉宝贝的不得了的手机,留下手机壳帮妈妈修补车胎。
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意外被修复。
这部电影还有两个地方非常值得玩味:
1、灾难当头的生存选择
小仙女们野外求生题材的影视综艺节目看得不少吧。
放弃衣食无忧生活,跑到荒郊野岭找虐的《荒野生存》。
自杀不成反激起生存欲和新渴望的《金氏漂流记》。
还有掰掉脑袋都能吃、鸡肉味嘎嘣脆的《跟着贝尔去冒险》。
这些看起来非常炫酷的野外生存技能,随便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都分分钟让之崩溃。
这一家四口不就是这样么。没有什么野外生活常识,只能是吃不饱穿不暖,委委屈屈求过活。
相比之下,最早选择去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躲难的爸爸的领导,多么有先见之明。
还有一家人路遇的藤原纪香一家。
初次看见他们,以为他们没有食不果腹的烦恼,有笑有闹地在打牌。
藤原纪香一家给妈妈科普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比如可以吃的食物,以及蒸馏水的提炼。
欸,就是和大陆多明星关系hin好,和郭天王传过绯闻的真·藤原纪香本香~
而路遇的藤原纪香一家把灾难当成历练、把逃难当成骑行锻炼的乐观心态,是模仿不来的。
荒野生存,不就是用最过时的方式过最原始的生活么。
城里人瞧不上的乡巴佬生活方式派上了大用场。
一家人快要被饿死的时候,一位生活在乡间的老人救了他们。
他们在老人家用劳动换取食物。吃着古法熏制的猪肉,在“铁锅”里烧水泡着澡。
这里有两个场景让E姐印象深刻。
一个是妹妹终于吃上一顿饱饭后痛哭流涕,问她为什么。
按套路这里该发表感言了,感谢生命感谢父母哥哥一路搀扶,有家人真好什么的。可是妹妹没有这么说。
一句“不知道”,最真实的反映,胜过千言万语。
另一个是老人希望一家人留下来,一方面避难,另一方面可以帮帮自己和自己做做伴。
但一家人婉拒了。
经历过千难万阻,又在老人这儿重新找回温暖的一家人,担心着远在鹿儿岛的外公,不想让他孤身一人。
于是老人给他们拿了足够的猪肉,目送他们走了很远。
等他们到达鹿儿岛和外公团聚,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做田耕农活,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幸福的生活。
放在糟粕的情况下,这种生存方法让城市人活起来丢不了体面,甚至还有些诗意。
2、粉碎乌托邦的宠物观
在“野外生存”的旅途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宠物观”。
导演好像很diss动物保护的样子。片中出现过好几次动物,但都不那么友好。
比如流浪汉在湖里面抓看起来非常像锦鲤的鱼,下手打死毫不留情。
后来食物短缺,人们居然跑到水族馆门口用里面观赏的各种水生物,做成海鲜大排档果腹。
爸爸落难差点死掉,乌鸦朋友们就站在他四周,等他咽了气好分食他的尸体。
我们平时最宠溺的宠物狗呢?
最开始一家子看到邻居逃亡前把宠物狗锁在屋里。一家人临走听到狗叫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带它走。
结果影片临近结尾处,一家人就要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看似温顺的一只狗狗,抢走了妹妹的食物。
还带来一群伙伴围攻一家人。以至于妈妈的脚受伤,没法逃跑。
不难令人想起《大气层消失》中,同样面临灾难,如果没有狗狗舍身,那毁灭的就将是人类。
《生存家族》中,当动物也不再跟人类做朋友,恢复了它们“畜生”的一面,带给人类的只有威胁。而人类也只能选择互相取暖。
导演的这种逆普世价值、反乌托邦的设定,初次见到的话,还真是要大跌眼镜。
不过又有什么错呢?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面对灭顶灾难,他们想做的都仅仅是活下去而已。
哦对,里面一家人曾拿猫罐头撑过一段时间。估计口感非常不爽吧……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E姐结语
全片为了配合“全世界无电”的气氛,一直没有背景音乐。
直到所有人都熟悉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才慢慢透过村里的喇叭响起久违的“电”的声音。
这个灾难片中有很多好笑的地方,第一遍看E姐也笑得没心没肺,可重头来过的时候,却再也笑不出来。
高科技已经不单纯地在辅助生活和工作,它成了人类的精神鸦片,太多人埋首于虚拟的数字时空,忘了抬头看一眼真实的银河。
当我们对着手机看起来很快乐地和这个世界交流,却往往忽视了最该珍惜的身边人。
直到便利的一切都剥离出生活,我们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甚至活不下去。
今天推荐这部片子给小仙女们,并不是让你们放弃城市生活回归田园。但在家的时候,在父母爱人身边的时候,放下手机平板笔记本,跟他们说说话吧。
也请多走进大自然,感受一下鲜活的生命,让自己的灵魂与整个世界发生能量的链接与互换。
要知道,冷血的机器帮助我们“活”;触手可得又遥不可及的身边人,鲜活的大自然与有灵的万物,才是帮我们“生活”。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