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强 简历(寻北京西城战友何刚强!当年我们一起参加写作比赛,四十五年了,你还在坚持写作吗)

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军营里,结下深厚情谊。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讯不便,住址迁移,战友失联,成为遗憾。

2020年5月,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

10月14日,退伍军人姜洪东与头条寻人取得联系,希望帮助寻找他的战友何刚强。相关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他们团聚。

姓名:何刚强

籍贯地: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建委宿舍一门8号

出生年份:1955年左右

入伍时间:1971年1月

退伍时间:1976年

部队信息:54598部队44分队

“真正的好友就要在比拼中共促进步,我和何刚强就是在一次次文学交流中更了解对方、更佩服对方。”老兵姜洪东这样诠释自己理解的友情。

姜洪东今年已68岁,当年刚高中毕业的他便迫不及待报名参军,“好男儿就要当兵”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

1971年1月,黄海海面结的冰还没有融化,姜洪东就穿上军装告别家乡,从青岛坐火车来到江苏新沂,开始了人生新旅程。

“我和何刚强就是在这里遇到的,他从北京出发,我从青岛来,”想起两人初时的场景,姜洪东笑了笑,“或许这就是缘分。”

从北京来的何刚强是高干子弟,个子挺拔,皮肤白净,“他在人群中显得文质彬彬,我当时就觉得我们应该能玩到一块儿!”姜洪东还记得对何刚强的初印象。

何刚

两人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同在一个连队,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二人生活步调完全一致。但真正开始有了交集,还是因为连队定期组织写作比赛。


姜洪东退伍照

“我当时看到他写的文章就暗自惊奇,何刚强的才华完全掩盖不住,你读过他的文章就知道那种感觉!”提起老友的文采,姜洪东的夸赞一点也不吝啬。

“我们当时是一个轻喷火器连,日常训练很危险,喷火器装液之后将近三十公斤,里边喷出的油料很容易伤及人。”姜洪东回忆着四十多年前的生活,“所以训练的时候我们得投入十二分的精力,结束后大家其实多说一句话都嫌累,但我俩谈起文章来就有说不完的话。”

两人互相为对方的才华折服,在繁重的训练之余切磋文字,交流过往的经历,分享近期读了哪些书……

每周一次的外出,姜洪东也要喊上何刚强一起,两个人到县城里边吃边逛,天南海北地聊个够。

“这样快乐的生活过了五年吧,1976年我俩都决定了复员回家,同天入伍同天退役,这不是缘分吗?”姜洪东笑着说。

退伍回家前一天,两人互相留了老家地址,说好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在见面。哪知回家后忙碌的工作生活缠身,四十五年了,二人彻底断了联系。


何刚强近照

“1998年的时候,我到北京找过他,就照着他给我的地址挨家挨户打听,但就是没找到他家!”无功而返之后,姜洪东并没有气馁,这些年他一直在战友间打听着何刚强的消息。

“你不知道那种各种打听、辗转奔波之后却得知战友就在前几天过世了,这种感觉太难受了!”说到这儿,姜洪东红了眼眶。

前段时间,姜洪东在网上偶然看到头条寻人在帮助老兵找失联战友,并立即联系了平台,“现在我想依靠平台的技术,找到我的老战友何刚强,我还想再和他聊聊天!”

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失联战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 失联战友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失联战友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85、010-83434440),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