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请点击这里:魏银仓:携款潜逃美国,被骗26亿的董明珠却把银隆做成世界500强
从早年带领格力喊出“掌握核心科技”的自豪口号,到如今代言自家手机,亲自下场直播带货,疫情期间不仅不裁员还进行扩招,董明珠这位商界奇才的名号总是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之中。2020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为1178.8亿元,达到了2005年的六倍水平,足以证明董明珠执掌格力以来的出色成就,有人说她是格力的救世主,有人说她是家电领域的铁娘子,要知道上一个拥有这般名号的还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但无论多么传奇的商业巨星,也不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一帆风顺,董明珠遭受过的挫折与磨难也远超常人,其中对她来说最沉重的一次打击,莫过于当年被魏银仓的花言巧语所蒙骗,导致自己26亿投资付诸东流的惨痛经历了。
如果说商场如战场,那么董明珠也堪称身经百战的名将了,这个魏银仓又是何等人物,竟然能从眼光无比毒辣的董明珠那里骗取天价投资呢?
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出身农村,家境平平,连大学都没读过的小商人罢了。他在高中毕业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只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去当了两年兵,退伍之后去汽修厂打了一段时间的短工而已。
看上去他只不过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通工人,但魏银仓实际上有着相当惊人的商业天赋,在汽修厂上班期间,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的私家车数量正在迅速增加,汽修生意将迎来风口,便毅然下海经商,开起了自己的汽修公司并由此攫取了第一桶金,其中他投资的一个站点甚至在十年里赚了整整八千万。
但魏银仓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寻找新的风口,为此他在美国也开始了新的生意进行试验。魏银仓在不断地摸索中总结出一条结论,只有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才能让他攫取更多利益,于是在2008年绿色能源概念兴起之时,他收购了一家专门做电池的新能源开发公司,取名为珠海银隆科技。
如果魏银仓能够老老实实做生意,学习新技术,那么以他的商业天赋,日后功成名就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他根本不屑于学习技术。魏银仓希望以高科技作为噱头,通过拼命鼓吹产品价值的方式,来钓几条大鱼,吸引巨额投资。
这时发展蒸蒸日上,准备进军手机领域的格力公司便进入了他的视野之中,当然董明珠通常并不会轻易中计,更何况魏银仓公司的体量与家大业大的格力比起来不过九牛一毛,但当时的魏银仓在酒会上开出了一个她实在难以拒绝的筹码。魏银仓声称,自己的公司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钛酸锂电池,六分钟就可充满电,电池寿命高达五十年,这种惊人的技术无疑镇住了董明珠。
虽然在平常她对投资也十分谨慎,但在当时急于开拓手机市场的背景下,董明珠无疑需要一款王牌产品才能在厮杀惨烈的手机领域脱颖而出。这时带来钛酸锂电池技术的魏银仓,对她来说就好比刘备还没来得及三顾茅庐,诸葛亮就已经带着妙计不请自来了。
但实际上魏银仓只是一个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他的钓竿上连像样的饵料都没有,珠海银隆科技的技术水平其实相当平庸,从某种角度来说简直和骗子们的皮包公司无异。魏银仓只是凭借董明珠太过急切,再加上自己十分擅长说服他人,这才完成了这样一次空手套白狼的大胆操作。
被说服的董明珠曾宣布以130亿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全部股权,因为遭到了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董明珠不得不做出让步,不过她已经铁了心要让格力在手机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事业心,让这位明明经历了无数风雨的铁娘子在一时间被蒙蔽了双眼。
董明珠决定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甚至为这家公司在王健林、刘强东等企业家面前背书,这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格力在行业内长远的发展,但人家只盯上了这一次性的投资。最终董明珠以个人名义出资十亿,又质押了价值十六亿的格力股权,完成了这次对珠海银隆科技的投资,持股份额高达17.46%的她也成为了公司第二大股东。
可股东的位置还没坐热乎,真正开始接触银隆的技术与管理之后,董明珠才渐渐发现这个公司的一切都漏洞百出,管理混乱规划模糊,连当初打了包票的钛酸锂电池技术也只不过是一个蓝图,需要巨额投资不说,能否实现还看天意。
董明珠愤怒了,更让她感到惊怒交加的是,背信弃义的魏银仓不仅连补救方案或者解释都没有,反而一改嘴脸,彻底和董明珠闹翻,在董明珠投资以前的那份热情完全无影无踪。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双方爆发了无数冲突,随后魏银仓也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不过银隆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调查发现,这次辞职与其说是放权不如说是跑路,魏银仓与原总裁孙国华已经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卷款十亿以上,魏银仓本人更是直接去了美国,手持美国国籍的他如今虽然上了国际红色通缉令,却依旧逍遥法外。
可笑的是,魏银仓后来还解释说自己卷走的十亿是为了发银隆员工的工资,因为工资不够自己还去借了高利贷,他还把公司管理不善的责任全部推给了董明珠,声称自己是清白的。
关于魏银仓这件事,公道自在人心。这不,银隆早早就开始喊话魏银仓,声称愿意让他回国“自证清白”,银隆愿意承担魏银仓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单程交通费用,其中用意不言自明,而关于董明珠经营不善导致公司账目问题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如今,在董明珠的接手下,本来技术力量并不突出的银隆也是转危为安,不断发展,而魏银仓本人却只能在美国守着他的赃款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他的一些家人也因为涉嫌犯罪被捕入狱,这个自以为瞒天过海、商业天赋过人的骗子,如果知道今天会落得如此下场,当初他还真的会选择这条道路吗?反观银隆后来在董明珠手中的发展道路,我们不难发现这家公司其实具有一定潜力,妥善经营下去,魏银仓又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商业巨子呢?这位本来前途无量的商人,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贪念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对他来说也已经没有后悔药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