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思雯实习生赖建超
城市社区随处可见的废旧衣物回收箱来自什么机构?里面的衣服放在哪里?
“315”前夕,本报记者发现,在淘宝平台上,公开募捐不需要提供任何资质证明,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个旧衣回收盒,盒上的字可以随意打印。一些商家甚至建议印制“慈善联合会”来吸引公众捐款。
定制淘宝二手衣服回收箱的商家提供的实拍图片
在这些打着“慈善”“公益”名义的回收箱背后,有很多倒卖旧衣服的“私贩”。记者以购买二手衣服的名义,联系了几个二手衣服回收箱上的电话,对方均表示有大量二手衣服出售,不挑的二手衣服打包价格在2000-2200元一吨不等。
一位熟悉“旧衣服回收箱”业务的人士告诉该报,这项业务可谓“利润丰厚”。第一年投入20万元购买二手衣服回收箱,“一年轻松赚50到60万”。如果把旧衣服挑出来按新旧卖,利润会更高。
对此,本报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废旧衣物的回收和捐赠都属于公益捐赠,一些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在没有公益捐赠资质的情况下,以慈善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等废旧物品的捐赠和回收活动,都是违反《慈善法》的行为。
该报致电多地民政部门,对方均表示如果接到关于违规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的举报,将进行查处。但一些地方民政部门表示,由于废旧衣物回收箱数量多、放置分散,很难进行集中调查。
商家出售的标有“公益助学”的衣物捐赠箱。
废旧衣服回收箱伪装:商家说私人可以打印“慈善总会”,申请备案号。
纸媒记者调查发现,在淘宝平台某店铺,一个旧衣回收盒可以定制400多元,且不要求买家提供公开募捐资格证明。当记者表明是私人回收站时,商家说:“没问题,我们的顾客大多是私人。”
商家还说,如果想捐更多的衣服,可以在盒子上印上“慈善总会”,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他告诉记者,他们开店9年来,做了很多客户。有些大城市检查严格,小城市一般没问题。“除非是同行举报。”
在商家提供的此前为其他顾客定制的实拍图上,记者看到,不少盒子上印有“慈善总会”、“公益环保”、“爱教育”等字样,有的盒子上印有机构名称,但大部分只印着“公益环保,绿色生活”等标语。一些盒子的侧面印有“何去何从”,表示将捐赠给困难地区。
另外,定制二手衣服回收箱的商家告诉本报,有二手衣服回收资质的正规机构会在箱子上印民政部的备案号,比较靠谱。但如果客户需要,也可以“帮你设置(使用)别人的记录号打印”。他说,万一被民政部门检查,会多一层保护。
淘宝商家说印“慈善总会”效果最好。
在记者表达了对违规后果的担忧后,商家表示,很多顾客还在包装盒上印上了“支持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或“坚持绿色回收”、“倡导低碳生活”等字样。他告诉记者,一些大城市会检查有“公益”“慈善”字样的废旧衣物回收箱,但如果以环保、绿色的名义设立废旧衣物回收箱,被查处的可能性很大。
本报记者走访广州市中心城区发现,不少小区、街道都摆放了废旧衣物回收箱,大多印有“绿色回收”、“环保公益”等字样,但大多没有机构名称或民政部备案编号。
至于这些废旧衣物回收箱的来源,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也表示不清楚。“几年前就有了,具体是哪个部门放的我们也不清楚。”还有一些物业是一些合作组织设立的,但这些组织是否有资格公开募捐,回收的旧衣服会流向哪里,都不清楚。
有小区业主告诉该报,他们在旧衣回收箱的开头放了很多衣服。“因为盒子的侧面写着去哪里,说比较新的大衣会捐给贫困地区,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善举。很多放进去的衣服都很新,但是有一次我看到有人打开了旧衣箱的门,门是我们小区下面经常收纸的废品回收中心老板娘打开的,她就再也没有捐过。”
这些打着“慈善”“公益”旗号的废旧衣物回收箱,往往会让人误以为自己捐赠的废旧衣物会被送到贫困地区或有需要的人手中。然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印有“爱情”字样的二手衣服,大部分可能会重新流入市场。
淘宝说可以帮忙申请别人的备案号,打印在盒子上。
“百万美元”:有人说“旧衣回收生意”一年赚几十万。
以打算做二手衣服回收箱“生意”为名,该报记者咨询了一位做这种“生意”的知情人。他告诉该报,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旧衣服回收箱背后,实际上有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里面的)衣服必须要卖,关键是怎么卖。”
他说,在业内,废旧衣服回收箱里的衣服分为“桶(音)货”和“拣单件”(也称精品)两种。其中“桶货”是指旧衣服回收箱里的衣服直接打包出售,不考虑新旧款式,而“单件提货”是指较新的衣服提货后按件出售,其余的衣服打包处理。
“一般我们都卖‘桶货’。虽然利润没有分拣后高,但是分拣后好的我们也卖不出去。”他说,虽然“桶货”利润不高,但收入也很可观。“按照最低标准,一个箱子一年至少能有一吨货。去年“桶货”价格2200-2300元一吨,手头200箱,一年就要40-50万元。如果住房面积好,一年50万元就是基数。”
他强调,做旧衣回收箱的生意,就是第一年投入大,然后就可以收果子了。“200个垃圾箱第一年大概要花20万,包括买垃圾箱和搞关系,足够了。后期只要有面包车,有工人收货,衣服全白送。第一年除去成本可以赚20到30万,以后每年可以赚50到60万。”
记者问,这些旧衣服回收箱怎么放进小区?知情人说,放置二手衣服回收箱其实是有一些门道的。一般垃圾箱都是通过给小区物业经理的“好处费”来摆放的,好处费也是偷偷标价的。“看小区的入户率,如果入户率1000户以下,一箱一年两三百块钱,如果入户率1500户以上,一箱一年500块钱。”
知情人说,他所知道的大部分废旧衣服回收箱,其实都是倒卖废旧衣服的“私人经销商”。“利润很高。买了‘桶货’的,分拣后利润更高。质量好的可以洗干净直接卖,质量差的可以出口国外。破布还可以做成拖把和填充物。”他说,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服装的源头没有成本。
根据上述二手衣服回收箱定制商家提供的实拍图,该报记者以购买二手衣服的名义联系了几个二手衣服回收箱上的电话号码。
废旧衣服回收箱负责人发的“桶货”照片。
其中一个废旧衣物回收箱上印有主办方“佛冈第一环保废旧衣物回收中心”等字样。接电话的回收站负责人说,他有50多吨“桶货”要卖,并强调“我的货很漂亮,都是社区货”,价格2000元一吨。
另一个箱子上,印着民政部备案编号和某公益基金会旗帜的旧衣回收箱,背后也是“旧衣贩子”。在记者表示想批发二手衣服后,接电话的人表示,目前手头的货已经不多了,下一批可以留一部分。“我们的货每周都是直接拿走,给人家2000块一吨,你要也是这个价。”
收件人告诉该报记者,他的箱子覆盖了整个江西南昌地区,很多箱子都在市区的居民区。"这货很新。"他坦言,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箱子(二手衣服)质量会差一些,但最终商品会混在一起打包出售,整体质量是可以放心的。
对于自己如何办理民政局备案号,是合法申办还是申请,他表示涉及商业机密,不能透露,但直言“很麻烦”。在他的旧衣回收箱上,为了让人信服,印上了“监督电话”的字样。
此外,还有印有“益纸助学”、“关爱山区,温暖旧衣心”、“环保工程”等字样的旧衣回收箱。记者联系后,他们都表示是卖二手衣服的,大部分都是“桶货”卖的。
旧衣贩子说,旧衣来自小区的旧衣回收箱。
公益回收旧衣服是公开募捐,不合格是违法的。
针对上述情况,3月11日,本报记者致电民政部,工作人员介绍,废旧衣物的回收和捐赠(以慈善名义进行)都属于公益捐赠,部分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在没有公益捐赠资质的情况下,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等废旧物品的捐赠和回收活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论文记者看到,早在2019年4月,民政部就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提示》,其中指出,废旧物资回收性质不同于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以慈善名义捐赠回收旧衣物等废旧物品,属于公开募捐活动。根据《慈善法》规定,只有登记或者认定为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公开募捐活动。
慈善法还明确规定,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以虚构事实或者其他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捐赠。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进行募捐活动,骗取财物。
此外,《慈善法》还指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公开募捐的期限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当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并在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对募捐情况进行全面公示。
导报记者发现,多个地市开展了旧衣回收箱清理整治行动。2019年,烟台市民政局下发了整治旧衣回收箱的通知,明确提出清理整治居民小区违规旧衣回收箱是民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对非法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该报记者又致电多地民政部门,均表示如果接到关于违规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的举报,将进行查处。然而,一些地方民政部门表示,由于旧衣服回收箱数量大,放置分散,很难进行集中调查。
据纸媒记者调查,很多废旧衣服回收箱的“废旧衣服贩子”都位于江苏宿迁。为了这个。宿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当地的废旧衣物回收箱一般都是由社工独立设置的。不管其他废旧衣物回收箱上印的是什么内容,只要不具备公开募捐的资格,就会进行公开募捐。民政局会和当地城管、街道办等核实。一经发现,将予以取缔,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处罚。
本期高级编辑邢坦
资料来源: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