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真真)“自由行”产品被东航抢购一空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其打包里程的新版“自由行”近日出现在BLACKPINK。在此起彼伏的“随心飞”、“随心飞”的口水战中,东航新版“随心飞”产品能否实现“随心飞”性价比不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除了东航新推出的“远大前程”之外,深航空、南航空、国航等航空公司空也从3月开始陆续推出新的“自由行”产品。航空公司很“高兴”,但业内人士对“随心飞”产品的未来发展持保留态度。
4666元起买一万公里,一年内自由飞翔
去年6月18日率先推出周末自由行产品的东航,今年4月6日又有新动作,宣布在自有渠道推出“大未来”产品。与以往打包销售机票的“随心飞”产品不同,“未来里程”侧重于销售里程。为此,东航在产品公告中特别强调“产品已申请专利”。
图/东航官网截图
据东航介绍,“未来里程”是一种直接根据航线距离销售和使用的航空空旅行产品。用户购买后,可在有效使用期限内预订东航、上航实际承运的所有全季、全航班、全舱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航线航班。国际和地区航线的航班预订根据疫情情况开放。
东航“未来里程”以4666元-11666元不等的价格购买10000公里里程,根据用户预订的每趟航班的航线距离和舱位扣除相应里程。
图/东航APP截图
根据产品规则,里程扣除的标准为:经济舱为路线距离的1倍,超级经济舱为1.5倍,商务舱为2倍,豪华商务舱和头等舱为4倍。根据最新的订位时限(不晚于航班起飞日期的天数),东航将“大未来”分为30天、14天、7天、3天、一般(未显示)五种规格。单个产品有效期为一年,多个产品有效期可以累计。两个产品连续两年有效,三个及以上产品最长有效期可至2023年12月31日。
图/东航APP截图
“无限使用”是“远大前程”产品的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远大前程”可以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使用。东航认为,使用该产品兑换机票比常见的公布运价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未来机票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该产品的使用,有利于用户的预算控制。
东航画“美好未来”值得吗?取决于如何使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画一个“美好未来”值得吗?
一些消费者认为,东航的“光明未来”对于那些只能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回家的人,尤其是那些在热门节假日回家的人来说,是切实可行的。对于国庆等节假日有长途旅行计划的人来说也比较划算。但也有消费者认为东航此次推出的“大未来”不如之前的“周末飞”产品划算。此外,也有消费者认为,以4666元-11666元不等的价格打包里程,乍一看比直接买机票便宜,但根据东航给出的验证里程,并不比提前买机票划算。
民航专家林志杰表示,对于乘客来说,这取决于如何使用东航的“前途无量”计划。如果换成普通航线,即使按照2019年的市场票价,也不划算;如果旅客在节假日兑换热门旅游航线或热门商务航线,可能会“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上海虹桥到北京首都的航线为例。未来一年,D30版(提前30天预订)往返仅1000元起,D00版(当天预订)2500元起。
民航专家齐指出,东航此次推出的“大未来”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更像是一道算术题,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乘客的回答符合自己的需求,那么《千里迢迢》就是好产品,否则,就不是好产品。
齐琦认为,东航的“大未来”产品最适合对航空公司营销有深入研究的人。虽然“一日千里”的使用方法类似于之前的“随心飞”,但在计算消费者权益时,“一日千里”相对复杂。
《前程似锦》之所以与之前的《随心飞》大相径庭,与其市场背景密切相关。在林志杰看来,东航“自由飞翔”是一张年卡,“千里前行”是一张储值卡。在他看来,东航的“随意飞”是创新产品,客座率低,一年3322元。在疫情导致客座率很低的时候,一年3322元的产品可以用空多的座位刺激旅客出行,对国内复工复产也有帮助。而《一片光明的未来》是一款创新产品,票价低廉。价格从466元到11666元不等,可以帮助旅客锁定未来的机票价格。另一方面,在东航的精算下,应该可以提升航空公司的整体票价水平。
齐琦表示,在国内疫情控制持续稳定、国内民航市场回暖、航空票价恢复的大背景下,航空公司将不再做亏本销售的生意,而是推出新的营销产品,成本可能会平均上升。尤菲科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mainland China地区航线日均航班量为12451架次,全面恢复至疫情前的2019年同等水平。
旅游线路平均票价趋于回归,“自由行”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
与其他“随心飞”产品一样,“未来万里行”是航空公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出的现象级产品。虽然《千万里》修复了上一批“自由飞翔”产品的一些漏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款现象级产品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3月以来,“随心飞”的话题愈演愈烈,航空公司的“随心飞”产品因“套路深”、兑换难而饱受质疑。据介绍,有消费者在兑换了购买的部分航空公司相关产品后,经历了14次航班变更,多次影响消费者的行程,甚至3次遇到1次航班变更。
林志杰认为,关于“随意飞行”的抱怨越来越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规则不透明,每个航空公司都会承诺每个航班会释放多少座位。但实际上,订不到座位的乘客无法查询航空公司是否按照承诺开放了座位。另一方面,由于航班较多,“自由行”旅客的票价贡献相对较低,选择的航班更容易被取消,加剧了旅客出行的矛盾。
齐琦指出,消费者体验是高度主观的,尤其是服务产品。在疫情爆发抑制了国航空出行需求的背景下,国航空公司推出的以“用心飞行”为代表的产品营销创新,属于“无形服务”范畴。“自由行”的本质是消费者购买的是航空公司空公司“打包”的一揽子权益服务产品,不同于普通机票的非标准性和非时效性,这也是“自由行”在个人消费者那里变成“乱飞”的最根本原因。
面对中国疫情防控的不断完善,齐琦表示,从清明假期开始,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端午假期和暑期旺季的航空出行需求较为明确,旅游航线平均票价趋于回归。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国内航空公司倾向于将更多的航班座位用于销售,而不是交换出售的权益。
除了东航新推出的“大未来”,深航空、南航空、国航等航空公司空也从3月开始推出新的“自由行”产品。然而,在齐琦和林志杰看来,“随心飞行”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既然是阶段性产品,“随心飞”的循环就会有很多局限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和民航市场的逐步回暖,“随心飞”的产品将逐步退出。
在齐琦看来,从“用心飞行”到“一日千里”,东航正在让“用心飞行”以某种形式慢慢退出。
校对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