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查征信官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提示:“征信修复”不可信!发生逾期可以这样做……)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征信相关的虚假宣传、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信用修复”、“信用粉饰”的旗号,唆使信息主体委托其办理信用投诉、举报等事项,谋取不正当利益,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郑重提醒广大市民,“信用修复”不可信。

查征信官网

“一些金融消费者到银行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发现征信报告中有很多逾期记录,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审批。他们紧急去医院,找非法中介试图修改逾期记录。众所周知,非法中介会编造理由、伪造材料甚至拿钱跑路,不仅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会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信用修复”的套路主要有三种:

套路一

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这种骗局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和对“信用修复”概念的误解,以“信用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以“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或伪造证据材料,煽动信息主体投诉,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后不会退款或者直接丢失。

套路2

征信培训,加盟诈骗。这种骗局在于以征信市场需求大、前景好为由,教授“信用修复”技巧开设培训班。通过招生、加盟代理,广泛发展线下。其实就是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企图删除逾期记录。

三个套路

骗取个人敏感信息。这种骗局在“信用修复”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而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获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充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信息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人士强调:“实际上,征信领域不存在‘修补’和‘粉饰’。所有合法的、收费的‘征信修复’的说法都是骗局,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删除或修改征信记录。

有逾期记录怎么办?

即使你有逾期记录,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一方面,个人征信报告上的逾期记录,在欠款和利息还清后,会保留五年,不会终身伴随;另一方面,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进行综合判断,不会以信用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另外,也可以通过出具个人声明的方式对逾期进行解释和说明,个人信用报告会如实记录。"

“逾期后,要按时足额还款,停止不良行为,注意量入为出,合理借款,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公民认为信用报告中个人信息存在错误或遗漏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异议处理不收费。如果公民认为自己的征信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可以到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进行投诉,同样是免费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人士表示。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