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省平台可以赚多少钱一个月(江苏睢宁:家庭农场“四朵金花”产业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工人们在农场忙碌着。顾世刚

众信。网徐州3月16日电题:江苏睢宁:家庭农场“四朵金花”产业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作者朱志庚,顾世刚

三月的春风温暖如春,古老的黄河边上的江苏省睢宁县维基镇的农村一片繁忙景象。维基镇以产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的果树种植加工、肉牛养殖、大棚蔬菜、粮食作物种植“四朵金花”产业,打造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就像镶嵌在其中的珍珠,串起全面乡村振兴的金色飘带。

3月15日,在维基镇老黄河岸边324省道以南的睢宁县维基镇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周伟刚一边和工人们养护修剪好的梨树、苹果树、枣树,一边观察林下套种的大蒜长势。

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的周伟刚在2019年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经过多次调研,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协调支持下,周伟刚投资400多万元成立了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并在324省道沿线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梨树、苹果树、枣树等。,同时发展林下种植,春秋两季种红薯种大蒜。“现在是果树和蒜苗管护的最好时机,附近村民都在农场帮忙。”52岁的周伟杰说,“我们有20个人长期在这里工作,农忙时100多人,工资80元-100元/天。”



陆佳飞在喂牛。顾世刚

“种植业要长,要稳,要快。”周伟刚说,发展林下经济是果树产业的有益补充。购买农业机械、修理土地和田间道路都要花钱。种果树是长期投资,一年工资60-70万。于是,他投资了红薯粉加工厂,延伸农产品产业链,2021年收回投资成本,略有盈余。

来到芦圩村徐州新牛养殖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八个整洁的围栏里有1100头奶牛。50岁的牛郎卢佳飞和工人们正忙着饲养准备。“2019年,我选择了‘养殖+种植’的模式,成立了养殖场。一年下来,每头肉牛的销售利润在5000元左右。”陆佳飞说。

为了方便处理牛粪和牛尿,陆佳飞购买了干湿分离机,每天定时收集。处理后的干牛粪约3吨,送到镇沼气站做原料,每天有150元的收入。他还流转了周边700多亩农民的土地消费牛尿。在麦收季节,他还购买了大量麦秸作为肉牛饲料,丢弃的秸秆成了“香饽饽”。这不仅有助于停止焚烧秸秆,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龚辉和他的妻子正在温室里用手除草。顾世刚

2019年成立的维基镇新新绿野家庭农场已经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西兰花、大蒜、甜瓜等。农民龚辉以前是村里的低保户,现在发展成了大棚蔬菜种植大户,规模经营的效益让他尝到了甜头。

"这些蔬菜是我们农民的‘绿色银行’。"正在打工的龚辉说,他一直坚持生态种植,县里的农技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上门指导蔬菜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好省平台怎么赚钱

近日,睢宁县农业农村局鼓励支持新新绿野家庭农场按照“9万元19万元”的标准建设小型蔬菜冷库,延长蔬菜保鲜期。农场也在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实行“双线”销售,即线下与蔬菜批发商对接,线上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实现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梁耀正在用无人植保机给小麦施肥。顾世刚

“新新绿野家庭农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带动和服务了周边30多户农户的生产发展,帮扶了村里7户低保户,实现了农场和农户的双赢。”维基镇农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舟说。

在维基镇的阿良家庭农场,梁耀站在一块农田的边缘,操作植保机喷洒农药。2012年从事材料加工行业的梁耀突然对种田产生了兴趣,开始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主要从事小麦和水稻种植。经过10年的努力,梁耀现已流转土地2100亩,粮食种植从育苗到栽培、施肥、植保到最终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

每年,梁耀家庭农场小麦和水稻的净收入达到每亩500元左右,粗略计算,年收入约为100万元。梁耀说:“从前,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亩三分地犁了几天。现在,整个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无人机被用于植保和施肥。”农场每日雇佣20人,日薪80元,而农忙期间有30多人,日薪80元至300元不等。不仅让村民们富了腰包,他还把自己改造成了“职业农民”。



梁耀正在指导工人修理西瓜并给西瓜授粉。顾世刚

梁耀还根据西瓜种植的特点,每年在自己的农场里划出100亩地,在大棚里种植西瓜,赚“聪明钱”。目前是西瓜生长的关键期。“种植、授粉、修剪枝叶、疏花疏瓜、防治病虫害……”为了种出好瓜,梁耀每天都要和工人一起去大棚里人工除草、通风、保暖。“西瓜一季能卖100多万。西瓜收获后,在错误的季节种植蔬菜。人家也没闲着,我们农民挣的钱也不少。”梁耀笑着说道。

当前,江苏省睢宁县面对“农业兼业、农民老龄化、农村空集中化”的现实,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园区、宜居宜业的乡村公园、富裕繁荣的农民乐园。维基镇制定了农业“两区两线一园”规划,即在徐洪河灌区建设3万亩水稻综合种植养殖基地;在庆安灌区建设2万亩优质稻(菜)麦轮作区;沿324省道建设2万亩古黄河高效林果业文化旅游产业带;沿505省道新建西瓜基地3000亩,建设设施瓜菜产业带2万亩。以王维村为中心,建设2万亩循环农业产业园。如今,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睢宁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