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清晰度等级(高效商用本,选A还是选I?实战对比给你看)

在移动计算市场,近年来,AMD锐龙移动平台凭借创新的核心架构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其卓越的能效和性能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突飞猛进地获得了大量的份额,对英特尔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过,毕竟英特尔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生态优势也非常明显。面对AMD的挑战,它也拿出了强大的产品来应对。那么,对于追求轻薄移动办公的商务用户,AMD和Intel应该选择谁呢?本期文章将通过实战PK为大家解决问题。

高效的商业应该是什么?



锐龙7 5800U在制造工艺、功耗控制、L3缓存容量、核/线程数等方面比酷睿i7 1167G7更有优势。

如果你还认为商务轻量化性能只需要满足日常码字、PP图、表格的应用,那就太落伍了。考虑到目前视频剪辑等创意内容的广泛应用,即使商务办公也可能涉及相关工作,这对商务笔记本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商务轻量化就能满足高强度生产力的需求。而短视频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剪辑或修改,一些视觉设计工作也可以为商业合作提供更多可能。现在,这样的应用场景确实已经司空见惯,这就是业务轻量级的优势。

所以还是回到商务轻薄选A还是选I的话题吧。从市场上的产品情况来看,最新锐龙5000U平台的商务轻量版,在同级别配置中比Intel平台有10%左右的价格优势。此外,AMD平台不仅在同价位处理器核数上有优势,而且由于其架构优势和7nm的先进技术,在功耗控制和电池续航上也有更好的表现。英特尔方面,锐龙5000U平台对应的第11代酷睿低压移动平台,要想表现得和锐龙5000U平台一样好,需要更高的功耗设置,这必然会对电池续航造成负面影响。当然,在散热和功耗设置不造成瓶颈的情况下,英特尔平台不仅单核性能突出,在视频编解码方面也有出色的硬件加速性能,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既然AMD和Intel平台各有优势,那我们就用实际测试来对比一下,看看谁在商业应用上的表现更好。测试机型方面,选择了同品牌同系列的A平台和I平台的热门产品。这两款15.6英寸商务轻薄本搭载旗舰AMD锐龙7 5800U和英特尔酷睿i7 1165G7处理器,DDR4 3200 8GB×2内存,512GB NVMe SSD。其他方面包括相同的散热设计和配置(价格分别为5199元和5799元,AMD平台有600元的价格优势),所以两款笔记本在性能和续航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处理器,这样我们更容易比较。

第一轮:日常办公应用对比



锐龙7 5800U平台综合办公性能更胜一筹,Word和Excel更胜一筹。



酷睿i7 1165G7平台在PowerPoint上略有优势。Edge网页浏览直逼锐龙5 5800U,综合评分低于锐龙5 5800 U。





在7-Zip测试中,核心/线程数更多的锐龙7 5800U优势明显,领先竞争对手69%。

既然是轻薄的商务本,日常办公的应用一定不能少。PCMark10的应用测试包含了常见办公套件和网页浏览的实际应用内容,能够全面反映笔记本在完成日常办公时的综合性能。从测试结果来看,锐龙5 5800U平台总分略优于酷睿i7 1165G7平台,而从分项分数来看,锐龙5 5800U在Word和Excel的处理效率上更胜一筹。Core i7 1165G7在PPT处理上得分稍高,Edge网页浏览基本持平。总的来说,从综合得分来看,两个平台在日常办公上的体验差距并不明显。毕竟日常办公是比较轻量级的应用。对于两款旗舰轻量级平台的处理器来说,压力不算太大,也能轻松应对。7-Zip作为office中常用的压缩/解压缩工具,可以很好的支持处理器的多线程处理,所以处理器核/线程数越多,压缩/解压缩效率越高。从测试中可以看出,8核16线程的锐龙7 5800U的处理速度远高于4核8线程的酷睿i7 1165G7,优势高达69%,是酷睿i7 1165G7难以企及的。综合来看,在日常办公应用上,两个平台的体验比较接近,锐龙7 5800U略胜一筹。但是到了支持多线程处理的重度应用,比如常见的文件压缩/解压缩,锐龙7 5800U的优势就会充分体现出来,提供比Core i7 1165G7高得多的执行效率。

第2轮:视频编码输出的比较



锐龙7 5800U纯处理器的编码完成时间为8分59秒。



酷睿i7 1165G7纯处理器编码完成时间是10分58秒

目前在主流的商务办公应用中,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创意性的内容设计工作,包括视频剪辑。但是,这类作品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往往是视频最终导出的速度。如果笔记本性能不足,漫长的等待真的让人抓狂。我们知道现在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选择使用处理器的纯软件计算来编码视频,也可以选择使用视频编码器GPU的通用计算来加速编码。但是GPU虽然可以加速视频编码,但是输出的画质和处理器的纯软件编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对于追求视频画质的用户,当然会选择处理器的纯软件编码。当然,核/线程数越高,处理器的纯软件编码效率越高,所以8核/16线程的锐龙7 5800U的便利性优势很明显。

在我们的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媒体编码器软件。首先,我们在设置中选择关闭GPU硬件编码器,同时也关闭了GPU的OpenCL通用计算加速,以保证只使用处理器软件进行编码。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对同一视频进行编码时,锐龙7 5800U耗时8分59秒,而酷睿i7 1165G7耗时10分58秒。差距很大,锐龙7 5800U有压倒性优势。

当然,除了核/线程数的优势,锐龙7 5800U其实在性能释放上是领先的。我们知道锐龙7 5800U采用Zen3架构和7nm制造工艺,在功耗和温度控制上更有优势,所以在长时间释放性能时更有优势,在全核满载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稳定跑出26W左右的功耗。在散热管芯相同的情况下,酷睿i7165G7的功耗在满载初期可以爆发到49W以上,但是经过一段很短的睿频爆发期后,由于温度的原因,会迅速下降到20W以下,性能自然会迅速下降。这种情况在后期的3D渲染输出测试中会更加明显。



完全启用内置GPU加速后,锐龙7 5800U的编码时间为3分38秒。



内置GPU加速完全开启后,酷睿i7 1165G7的编码时间为3分10秒。

当然,作为一款内置核显的轻薄处理器,我们也比较了GPU加速开启后的编码效率。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搭载iRIS内核显示器的Core i7 1165G7有了GPU编码加持,效率确实有所提升,比锐龙7 5800U加镭龙Vega内核显示器快15%左右。但是别忘了,这是以牺牲一些画质为代价的,而且在输出设置中开启VBR二次选项后,GPU硬件编码无法使用,VBR二次往往是视频编码输出最合理的方式,可以避免。所以,整体来看,处理器纯软件视频编码是画质表现的最佳选择,锐龙7 5800U在这方面的表现比酷睿i7 1165G7有着巨大的优势。

第三轮:3D渲染输出性能对比











视频清晰度

对于商业用户经常接触的创意内容设计工作,3D建模后的渲染输出也是非常常见的应用,这类应用对处理器的核/线程数非常敏感,也就是对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非常敏感。在这方面,8核16线程的锐龙7 5800U显然比4核8线程的酷睿i7 1165G7更有优势。从测试中可以看出趋势是完全一边倒的。锐龙7 5800U在所有事件上比Core i7 1165G7快一倍左右,在Corona上甚至快123%,和同级完全不一样。





长时间渲染的情况下,锐龙7 5800U在温度和功耗上表现更好,酷睿i7 1165G7甚至撞上了温度墙。

此外,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酷睿i7 1165G7在渲染初期功耗达到49W以上,温度一度撞上温度墙,爆炸后功耗维持在18W初期。锐龙7 5800U最初的爆发功耗只有接近30W,之后一直保持在16 W出头..从整个渲染过程来看,锐龙7 5800U的功耗性能低于酷睿i7 1165G7,但最终的渲染效率却是酷睿i7 1165G7的两倍。可以看出,采用Zen3架构和7nm制造工艺的锐龙7 5800U在能效比上确实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从之前的测试可以看出,如果用户想要使用商务轻本完成一些轻量级的3D渲染工作,锐龙7 5800U显然是一个强很多的选择。

第四轮:耐力赛



续航方面,我们在电源管理中统一开启了节能模式,然后进行了实际的在线视频连续播放测试(屏幕亮度统一设置为70%,音量统一设置为60%)。本次测试,锐龙7 5800U平台续航10小时20分钟,而酷睿i7 1165G7仅续航8小时59分钟。锐龙平台优势明显。当然,连续视频播放相对于日常应用还是比较特殊的,所以我们也使用了PCMark的modern Office续航测试,不仅运行了Office套件,还模拟了用户的休息状态和笔记本的待机状态,所以更符合实际应用情况。测试结果显示,锐龙7 5800U平台续航时间高达12小时15分,明显超过酷睿i7 1165G7平台的10小时58分。续航优势真的很明显,这与锐龙5000U创新的Zen3架构核心和7nm先进制造工艺不无关系。总的来说,在需要长续航的商务办公应用环境中,锐龙7 5800U在轻薄商务方面优势明显,确实值得优先考虑。

总结:性能全面高效,锐龙7 5800U商务本值得选择



从之前的PK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采用Zen3架构和7nm先进制造工艺的锐龙7 5800U平台具有更高的能效比,更好的温度和功耗控制水平,最重要的是,8核16线程,明显比4核8线程具有好得多的多线程性能,视频处理、3D渲染、输出等内容创意设计的效率比Core i7 1165G7高一倍左右,对于商务用户来说无疑更加通用高效。商务用户选择基于锐龙7 5800U平台的商务轻薄笔记本,不仅可以在各种办公应用中实现高得多的效率,而且因为更低的处理器工作温度(不烫手不烫膝………)和更长的续航时间,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所以总体来说,同样的配置,锐龙7 5800U商务轻薄本比竞品平台更值得选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