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孔军任职期满卸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张志民接任,任职日期为5月11日。
今年以来,中邮基金旗下产品业绩不佳,近7成产品年内业绩出现回撤。其中,中邮核心成长自成立以来曾先后经历了15次基金经理变动,产品累计回报率达-12.26%。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13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孔军任职期满卸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张志民接任,任职日期为5月11日。
据公告显示,新上任的总经理张志民任首创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投资经理等职务;现兼任首创证券党委委员、首誉光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邮创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片来源:中邮基金公告)
成立已满15年的中邮基金,截止目前管理规模尚不足500亿元,规模位于公募基金行业的中段。
而从近年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变化来看,自2016年起,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出现了大幅下滑,2019年以后,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中邮基金的总规模达430.07亿元。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频频出现高管人事变动,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0日,年内共有69家公募机构发生114起高管变更案例。其中,共22起董事长变更、37起总经理变更、41起副总理变更。
其中,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人事变动的频率更高,而人员流失的背后,也暴露了中小型基金公司,产品募集“遇冷”,旗下产品业绩不佳,规模倒退等问题。
今年以来,中邮基金旗下产品业绩不佳,近7成产品年内业绩出现回撤。其中,中邮核心成长自成立以来曾先后经历了15次基金经理变动,产品累计回报率达-12.26%。
超3成产品规模不足1亿元
截至目前,中邮基金旗下拥有68只公募基金产品,19名基金经理。
从目前中邮基金产品规模分布来看,旗下的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产品占据了公司超9成的规模。
其中,中邮基金掌管38只混合型基金产品,总规模达228.33亿元;管理21只债券型基金产品,总规模达192.3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邮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产品为中邮淳享66个月定开债,而该产品为今年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产品,成立日期为2021年1月21日,募集规模达80.43亿元,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封闭期。
搜狐财经通过Wind发现,中邮基金旗下3只规模突破30亿元的基金产品中,有2只成立未满一年。
据Wind显示,募集规模达38.42亿元的中邮淳悦39个月定开债A成立于2020年7月,目前也尚在封闭期之中。
除了上述规模超过30亿元的产品外,截至目前,中邮基金旗下仅12只基金产品规模超10亿元,其余56只产品规模均低于10亿元。
而在规模不超10亿的基金产品中,超半数的产品规模未超1亿元,沦为“迷你基”,或将面临清盘危险。
半年内董事长、总经理“换血”
据公开资料显示,孔军于2018年9月21日升任中邮基金总经理。
据Wind数据显示,孔军上任之时,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正值谷地期,而到2018年末,中邮基金的规模下滑至成立以来最低点299.02亿元。
此后的两年时间,中邮基金的资产规模从299.02亿元缓慢增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430.07亿元。
事实上2020年的公募大年使得不少基金公司规模成倍增长,对比来看,中邮基金的规模增速并不显眼。
近半年来,除了孔军卸任总经理职务外,中邮基金高管变动频发,领导班子“大换血”。
据中邮基金公告显示,今年3月12日,中邮基金宣布聘任谌重为公司副总经理。据公开资料显示,谌重曾担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经理、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总监、建信基金机构业务部直销经理等职务。
(图片来源:中邮基金公告)
此外,去年12月2日,中邮基金公告称,聘任毕劲松为公司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从毕劲松的个人履历来看,其与张志民均在首创证券任职。据公告显示,毕劲松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司保险信用合作管理处干部、首创证券总经理等职务;现担任首创证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
(图片来源:中邮基金公告)
据了解,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圈人事变更频发,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跳槽”,部分大型基金公司出现高管变更,而“一拖多”在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中尤为普遍。
今年内7成产品收益出现回撤
除规模增速缓慢,高管短期内频频变动外,产品业绩不理想也是围绕中邮基金的问题。
据Wind显示,今年以来,中邮基金旗下仅28只基金产品实现了正增长,其余40只产品回报率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
其中,中邮军民融合灵活配置混合今年以来产品回报率跌幅达19.77%,从该产品的重仓情况来看,该产品集中持有军工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产品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中航重机、中航高科、振华科技、航发动力以及钢研高纳。
Wind显示,中邮军民融合灵活配置的产品经理为郑玲,而由她执掌的另外一只混合型产品中邮风格轮动灵活配置混合今年内产品回报率为-13.48%。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以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为主要产品的中邮基金,旗下部分债券产品和混合产品领跌。
据Wind显示,自产品成立以来,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中邮核心成长混合的累计产品回报率分别为-29.40%和-12.26%。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
值得关注的是,中邮核心成长混合成立以来,经历了15次基金经理变更调整,经手了9位基金经理,其中广发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刘格崧也曾短暂的管理过1年该产品。
不过,如此高频率的经理变更,仍未能“拯救”中邮核心成长的业绩,作为资产规模排名第二的混合型基金产品,今年以来,中邮核心成长净值回撤0.82%。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
从其调仓变动来看,中邮核心成长每个季度的持仓风格均不相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改产品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海康威视、贵州茅台、三角防务、海尔智家和太阳纸业。
然而2020年四个季度的调仓变动情况则反映出,科技股、金融股、地产股也曾是中邮核心成长“看好”的投资方向。
除上述提到的业绩亏损的产品外,占据中邮基金规模半壁江山的混合型产品业绩均值也是连年“跑输”行业均值。
据Wind显示,近5年以来,中邮基金的混合型产品业绩落后与同类均值44.57%;股票型基金收益低于行业75.92%;债券想基金产品“跑输”行业均值0.81%。
end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