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和管理猪场的建议(养猪指南:猪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四大妙招)

养猪要想效益好,猪场管理必不可少。在当前养猪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十分注重养猪管理,使得猪场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养猪要想效益高,依靠科学养猪降低成本是关键。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如何更好地管理猪场,希望能对养猪人有所帮助。

1、掌握温度

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防寒保温喂温食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 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 22℃-25℃;仔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保温区温度第一天保持32℃~35℃;第一周末27℃以上,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适当温度断奶。第一周29℃。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不要忽视了乳猪的晚间保温工作。

2、转变饲养思维

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转变为"养防并重、养重于防"。规模化猪场要将工作的重点从以预防疾病为主,转变为养重于防。养不是仅指单纯的饲养,包括环境、营养和管理,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预防保健上。要记住预防保健总是比治疗更经济。全面做好各项记录,是了解您猪场运营状况好坏的最佳方式。

首先,全进全出是关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工艺一定要按全进全出进行设计,全进全出生产是猪场防控疾病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实施早期断奶技术是提高生产成绩的主要措施。早期断奶技术还可以防止许多母猪感染的疾病传播给仔猪。还要尽量减少混养,最好采用原窝转群,减小应激。

3、善于听猪群的声音

有的猪场里猪舍可能会比较拥挤,所以用耳朵往往能够听到眼睛没有注意到的情况。在夜幕降临的时刻,尤其晚上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多多听听猪场内有没有其他异常的声音。比如有没有咳嗽声、有没有打喷嚏或者哼哼的声音等等。如果有这些声音出现,通常就意味着可能有猪已经患病了,这就要特别关注了。

经营和管理

4、饲料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饲料饲料是养猪生产中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养殖朋友们在选择饲料产品时,要以最终利润为目的,以性价比为导向,理性的去选择。不能一味地只去看价格,或只看品牌。应综合地从产品质量、价格和产品的相关服务,还有我们自己所购买的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等)质量等全面的分析判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乳猪因其自身生长规律和特点,对饲料营养和品质要求很高。乳猪料尽可能与母乳一致,适口性好,易消化,饲料抗原性低等特点。而且乳猪阶段的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生长育肥和出栏时间,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经济效益。另外,因乳猪料用量相对较少,占总饲料用量的很少部分,对饲料成本影响很小。所以,在选择乳猪料时关键看质量。建议选用高档次的乳猪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