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外包运营(运营可以外包么?以银行为例)

临近年底,不少甲方爸爸又要开启新一年的采购谈判了,而其中的乙方则不乏各种外包服务供应商,营销、公关、设计、研发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处于数字化转型期的企业们而言(比如银行),大多需要借助互联网运营来进行发力,所以也产生了大量的运营类需求,此时就产生了一个许多企业高层都在思考的问题:运营可以外包么?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又不是绝对肯定的。

本文结合笔者在软件外包行业、互联网大厂以及金融机构多年的从业经验,分别从甲乙双方的视角来简单分析下这个问题。

1
何为“运营外包”?

在百度输入“运营外包”进行检索,除了看到一堆外包服务供应商的竞价广告之外,并没有查到关于“运营外包”的专业词条,所以不管那些广告说得有多么天花乱坠,“运营外包”很显然并没有成为一个规模稳定的产业。

如果让我给“运营外包”下一个定义,或许会是“企业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自身的运营类需求,而将部分运营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的做法”。

这个定义里有三个关键词:

  • 短时间内:企业采用外包服务的出发点无非有两个,要么是非核心业务(比如客服),要么是紧急需求,而运营很显然并非前者,所以通常会是一些对时间比较高的需求,比如要在规定时间内上线一个大型线上活动,但各方资源都较为紧缺,此时就需要外包供应商的协助了。
  • 运营类需求:既然是“运营外包”,自然是与运营相关的需求,之所以强调一下,是因为不少企业对于“运营”的定义有所不同,除了会把常规的线上营销跟运营混为一谈之外,有的是甚至把传统的运维工作都归在运营里面,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 部分运营业务:毫无疑问,运营可以外包,但是又不能全部外包,企业在选择运营外包服务商之前,要想清楚究竟要外包哪些运营业务中的哪些部分,比如活动运营中的活动制作部分,毕竟任何一个产品或平台的运营都与用户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那些距离用户较远的部分可以外包。

2
乙方:万物皆可外包!

竞价外包

在外包供应商的眼里,只要客户有需求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外包方式来解决,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运营。

先来看一组关于主流外包服务的分类:

  • 业务应用外包:供应商将软件出租给企业使用,包括ERP、CRM、即时通讯软件、电子商务平台等,供应商提供重要的企业应用的主机服务和管理。如钉钉、用友等。
  •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企业委托外包供应商向其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系统、应用管理及技术支持的服务等。
  • 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将一些业务流程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外包给供应商,并由供应商对这些流程进行重组,供应商根据服务协议在自己的系统中对这些职能进行管理,包括事务处理、政策服务、索赔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
  • 业务流程离岸外包:企业将某些业务任务或业务流程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进行,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包括会计处理、信用卡处理、呼叫中心、翻译、转录等。

这几类外包服务看完,有没有“万物皆可外包”的感觉?如果真这样,注册一家公司,再设计一套商业模式,然后再找几家外包服务供应商,岂不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享其成了?

这显然并不符合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因为忽略了所有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核心竞争力,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将何种业务外包了出去,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业务肯定还是要抓在自己手中的,这其中就包括了运营。

3
甲方:运营还得自己干!

我们把视角从乙方切换到甲方上来。

以银行为例,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问题,比如:

(1) 互联网运营银行并不擅长,可以外包出去么?

(2) 银行缺乏互联网运营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外包来解决么?

对此,笔者给出的答案是:运营业务中的部分内容可以外包,但运营这件事必须自己人干

下面咱们就事论事,结合运营的具体分类聊聊我为何会有上述答案。

(1)可以部分外包的运营分类

  • 活动运营:包括活动的制作、投放和优化,其中活动制作环节可以外包。考虑到一些新鲜的运营玩法都发端于互联网公司,所以通过外包反而能够快速把这些玩法引入到银行的运营场景中来,但这仅限于活动的制作,至于活动上线后的投放和优化,最好不要外包。
  • 流量运营:包括流量的获取、分发和优化,其中流量的获取环节可以外包。外部流量的获取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都是短板,而目前市面上有不少DSP供应商可以提供类似的流量外包服务,银行则可以根据流量的具体转化效果对其进行优胜劣汰。
  • 体验运营:包括客诉处理和体验优化等,考虑到银行自身就有客服团队,所以适合外包的是体验优化环节,这其中包括产品和活动的体验走查、优化建议、竞品分析等,均可通过外脑来进行落地。

(2)非常不建议外包的运营分类

  • 用户运营:用户运营主要基于对用户的生命周期的了解,通过绘制用户的成长路径来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这其中需要对既有用户和潜在用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分析,而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用户都是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自然不能让外包供应商来“插手”了。
  • 数据运营:数据运营主要基于对用户、渠道、活动、产品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挖掘,为运营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核心依据,数据与企业的核心业务高度相关,尤其对于银行来说,更加注重数据安全,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将数据与外部完全隔绝,所以就更不用提“外包”了。
  • 产品运营:银行的产品区分金融产品和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显然不应外包;而互联网产品大多与金融产品有关联,或者与用户数据密切相关,所以这些产品的运营还是银行自己来做更加合适。

结语

尽管外包供应商们在推广时都高举着“你不擅长的,我们来搞定”的大旗,但理性的甲方在选择外包之前,都要用心反问一下:我不擅长的,你就一定擅长么?

而在“运营”这件事上,由于涉及到如何将产品和用户进行衔接,所以基本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不管是银行,还是普通的企业,或许起步阶段磕磕绊绊,但只要选择了数字化转型这条路,就必须竭尽所能做好这件事,把运营能力结结实实长在自己身上。

记住一句话:外包永远只是手段,运营还得自己人干!

作者:西欧欧 营销与运营领域15年老兵,常年混迹于传统IT、互联网金融、保险集团和国有大行等行业平台,专注互联网营销运营和用户增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