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个正常的剧本内容包括镜头数、场景差异、技巧/拍摄方法、角度、时长、画面内容、解说、字幕/配音、音效/音乐、备注。
这种剧本内容一般是导演拍摄时用的,我们平时拍vlog和短视频不需要这么复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个vlog和短视频剧本的主要方面,以及应该如何策划这样一个剧本?
01
设置脚本的大纲和标题
即故事的中心,明确的拍摄主题和视频的中心主题故事。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做一个大概的计划/构思,这样可以减少拍摄时的时间浪费。
短视频脚本通用模板:
02
拍摄分镜头
根据大纲写一个分镜头本,就是把这个场景的所有镜头按照剧情的发展顺序列在这个表格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重复镜头,也方便后期剪辑因为素材太多不知道怎么选。
[S2/]03
镜像号
根据故事情节,为整个拍摄所需的镜头编号。
一定要在这边有序列号!一个序号代表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代表一个画面内容,不容易漏拍。
04
拍摄地点
我们故事的地点在哪里?做个记号。
[S2/]05
京别
场景不属于拍摄技巧。你需要记住的是,vlog和短视频场景是多变的,常用的场景有以下几种:
▌视觉
空之间视线最远、范围最大的场景,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位置,比如航拍,方便人物表达某种情绪或周围环境。
全景图
拍摄人物的全身动作或者更小场景的全图,可以在全景图中清晰的看到人物的动作和环境。强调物、人、环境的关系。
▌中景
也叫“七分像”,指的是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叙事功能强,既表现环境,又比全景更注重人物。
▌近景
指拍摄胸部以上的画面,有时也用来表现静物的一部分。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内心世界。
▌特写
指照相机近距离拍摄物体。通常以肩膀以上的人像作为取景参考,突出人体的某一部分,或者对应的物体细节、景物细节等。展示物品或在艺术图片中进行过渡,以制造悬念。
▌宏
非常非常近的距离。这可以用来突出人物或事件的转变,但很少使用。
[S2/]06
构图角度
也就是拍摄时的视角。
▌平击球
是最基本的拍摄角度,客观的表达内容,镜头和被摄体是一个层次的。
乐观的,乐观的s2
低角度仰视,镜头在视地平线以下,自下而上拍摄可以使物体变高或占优势,显示丰富的场景,增强立体感。
▌弓射
自上而下拍摄,使主体/场景显得更“娇小”,表达强烈的情感色彩,简化背景。
▌侧拍
指被摄物体的侧面呈现,有助于表现方向性,富于变换,多用于交流、对话等。
2007年
屏幕内容
我们在构思的时候,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每一个想要拍摄的画面,脑子里最好有画面感,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空,这样才能保证拍摄有条理,画面清晰,细节清晰。
2008年
文案解说
通俗一点,就是演员的台词。
2009年
副标题
字幕是除了画外音字幕之外的屏幕注释。
十
音乐/音效/时长
最好提前想好bgm,把配音、音效、音乐呈现的内容写清楚。建议大家分开写,这样会更清楚。
11
后期编辑
▌粗切
把所有和vlog、短视频相关的素材都拖到剪辑软件里,把所有的素材看个大概,把那些关联不大的场景删掉,顺便整理一下顺序。
注:如果拍摄素材较多,建议按时间/地点/人物分类归档~
说不定以后物资匮乏的时候会有用呢!
▌巴伯
做一些微调。找到合适的音乐!主题匹配
▌配色
没有必要在调色上花太多时间。
重点是拍摄时由于灯光和光线问题造成的色差。
只需修改基本滤镜、曝光和白平衡即可。
摘要:[/s2/]
明确主题,这是剧本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搭建一个框架,梳理好内容的优先级和顺序。
填充模板,落实,细化到每一个镜头。
反复检查,修改,定稿。
如果要在短短十几秒甚至几分钟内展现剧情的完整性和品牌的特点,就需要在不浪费任何镜头的情况下,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精细的阐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