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科技4月25日电(记者叶小源)日前,中国裁判文件网披露的一项判决显示,互联网导购企业的“趣味购物互动”因其名称而过期网络域名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记录没有及时取消。因此,该域名被“恶意第三方”和“侵犯影视作品”注册为该域名。结果,它被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裁定“趣味购物互动”以“工信部备案主体”而非“域名所有权”为由败诉,并对上述“侵犯影视作品”承担责任。
过期域名未被注销,ICP被判败诉腾讯云所谓的失败
据“趣味购物互动”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于2018年5月在腾讯云上购买了空间服务,并注册购买了www.youzishihuo。com等网络域名,并于同年9月通过腾讯云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记录在案。
来源:由“趣味购物互动”提供
2019年6月域名注册期满一年后,由于公司业务调整,“趣味购物互动”未在www.youzishihuo上发表评论。comCn域名将被续签,域名的“赎回期”将于2019年8月11日到期,www.youzishihuo。comCn域名重新发布为“任何人都可以注册”状态。然而,此时,“趣味购物互动”并没有取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该域名的备案,因为它不了解该域名备案的相关规定。
来源:由“趣味购物互动”提供
在“趣味购物互动”彻底放弃www.youzishihoo不到一周后,一位名叫陈某的个人用户购买了www.youzishihoo。COM再次通过域名注册机构于2019年8月18日在香港建立了CN域名。此时,域名的实际持有人(所有权)变更为“陈某”,但工信部备案信息的主体仍为“意向购买互动”。
根据判决书网的判决,陈某购买了www.youzishihuo。com在CN域名发布后不久,许多侵权影视作品以该域名上传,并于2019年10月9日由版权所有人公证。版权所有人特此起诉侵犯“趣味购物互动”影视作品,索赔5.5万元。
来源:法庭判决截图
在一、二审败诉后,该公司最近提起了申请“再审”的法律程序。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19年8月11日后,该公司放弃了www.youzishihuo。comCn域名所有权,根据互联网领域的现行规则,www.youzishihuo。com该CN域名已分配给新所有者陈某,该域名下的任何操作只能由新所有者陈某操作。
“就像我卖房子一样,房子的所有权已经转移,但是户主的名字没有改变。你不是按照房子转移所有权,而是要求我继续按照产权登记承担房子的责任,这是不合理的。”这位官员说。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我们不熟悉域名备案管理的具体程序和规定,所以我们选择了专业机构腾讯云提供相关服务。但是,在我们放弃域名后,腾讯云没有发出任何通知提醒我们取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备案迟缓的侵权事件发生后,他通过了之前的“霸王”豁免条款,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客户,遗憾的是,这些所谓专业机构的专业性令人大失所望。"
“趣味购物互动”负责人指出,涉及的域名是腾讯云官网上提交的备案信息,腾讯云完成的初审最终提交给工信部完成的域名备案。当域名到期后没有续期,并再次上市进行公开注册时,腾讯云作为专业域名备案经理,知道域名持有人已经变更,但没有通知客户变更备案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允许通过二次登记发生网络侵权,间接导致备案主体为“无过错方”,但必须承担侵权法律责任的后果。
对于上述指控,腾讯相关人士解释说,网络域名可以通过设置“隐私保护”来隐藏一些私人信息;如果域名注册和域名备案不在同一平台上,腾讯云无法判断域名持有人和备案信息是否一致。
网络域名管理已成为互联网灰暗生产的重灾区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个人或企业为自己注册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名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由于许多个人和企业在注册域名后忽视管理,与之相关的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频繁,甚至衍生出许多“灰色财产”和“黑色财产”产业链。
来源:由“趣味购物互动”提供
上述“趣味购物互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诉讼过程中,“趣味购物互动”惊讶地发现,前述“恶意第三方”陈某使用相同的身份信息和电子邮件地址,匆忙注册并积累了4000多个域名,其行为十分可疑。
根据“反色情和反非法活动”公众号据新闻报道,今年2月,河北唐山由于忽视网站管理,这三家企业的域名被犯罪分子注册为“发布色情和赌博有害信息”,并接受了当地网络信息部门的采访,要求他们立即整改网站存在的问题,消除网络安全隐患。
图片来源:“反色情和非法出版物”公众号
据知情人透露,ICP备案并正常运营一段时间后,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因某种原因不再继续运营该网站并对外提供服务,域名到期后不会续签使用该域名,也不会申请撤销备案。一些犯罪分子会秘密发现这些域名,并在域名重新开放注册后立即进行注册,这通常是通过一些海外域名注册机构进行的。
“由于此类域名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无需再次备案。犯罪分子将直接使用该域名进行欺诈、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或将其打包并高价出售给下游‘黑产业’团伙。”r使用。由于域名备案信息指向前一个域名的所有者,因此域名备案主体是它已成为非法犯罪活动的“携带者”。
在这方面,“扫黄打非”公众号特别提醒:,《网络安全法》从法律角度讲,它强调网络安全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互联网域名管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其他法规明确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网络域名“不得使用,但应及时注销”。
ICP域名到期后未及时取消备案,被第三方恶意注册使用,备案管理平台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北京京世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表示,根据《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作为域名的根服务器运营商域名注册机构、域名登记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业务发展、安全运营、履行网络和信息安全职责、投诉和纠纷解决等信息,并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不执行网络和信息安全措施的,由电信管理局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最新评论